下午接近五點,一行人到達了工作的花店。
這個節目的套路其實蠻簡單的,就是買來花材,處理包裝之后賣到各個地方。
而這各個地方嘛...
其實多數是導演組一開始就安排的劇本。
綜藝其實基本上都是有劇本的,或者說換個名字,要有流程:比如說什么時候,就該去什么地方,然后那里有一個導演組安排的什么事情。
但多數不會夸張到每個點都是編劇設計的。
就算有,明星也很難搞:
誒,就算他們愿意配合。
但演戲都演得那么爛,到綜藝上演綜藝劇本就那么逼真了?
不至于。
當然多數也不會夸張到,每一個點都不想按照編劇的設計:以前的《極限挑戰》倒是這樣子的架勢,而改版后的東挑葉青沒咋看過,也就不得而知了。
當然話說回來:
今天這個劇本的設計呢,很簡單。
第一步就是葉青本來在那來探探店——這所臨時花店開在一座當地的文化遺產建筑里面,裸露厚實的墻壁、半圓形的拱頂、逐層挑出的門框裝飾,讓整個花店充滿了中世紀的建筑風格。
小鬼炫耀一般地展示:
“你覺得我們的店怎么樣,是不是很有藝術氣息!”
葉青邁步過去,認真觀察后,謹慎地點評道:“確實真不錯,你看,這個以醬油色打底的整體色調很有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油畫色彩風格,比較協調自然,而且不拘一格。”
他其實就抓住了一個點講。
這畢竟是錄節目,只能挑自己懂得來說。
不然到時候被播出去,以自己的流量,有什么東西說錯了肯定都會被大肆議論一番。
“...什么?什么醬油色?”
只是徐熙第似乎有些不明白,快人快語的她直接問了出來:“文藝復興,用了很多這種顏色么?”
“...”雞同鴨講的感覺。
葉青就只能無語了一下。
他這也是之前為了拿下Prada的代言,辛苦補習了意大利的歷史——品牌代言人其實也必須要了解很多背后的故事,其中自然包括這些藝術方面的東西。
本來想著評價一波,收獲認同和掌聲。
結果說完之后,一群人一臉懵比地看著他,并不知道他在說啥東西。
不是,你們不是夸花店很有藝術氣息么?
咋我一聊藝術,就沒有后續了,這下沒裝X成功啊...
好在這時,有人走進來化解了他們的尷尬。
這就是劇本的第二步了。
“我需要一些花。”
一個約莫三十左右的外國男人走進來,一番交流后,告訴他們道:“我在組織一個活動,是一個老人聚會的晚會,大概100人左右,我們需要50-70束花束。”
因為說的是英語,所以基本上店里大家都懂。徐熙第便問道:
“所以什么時候辦這個晚會呢?”
“明天晚上。”
時間有些趕,歐陽那那接著再問:“你們的預算大概是多少呢?”
“大概300歐元以內。”
...
導演組給的劇本暫時就給到這了:
找個人來找他們定很多花,明晚就要,地點是個宴會。所以不管怎么樣,葉青明天錄制這一天會有很多事情做了。
“那好,我們會準時給你送過去的。”
雖然都猜到這多半是導演組的安排,葉青也很快融入角色,按照徐熙第的示意點頭道:“就是名片上留的這個地址吧?”
“是的,謝謝你們。”
“不用謝。”
任務發布的工具人下線,剩下七個人在這里大眼瞪小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