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冷冰雪不能淹沒...”
而這時候,葉青接著開口,但整個歌曲的節奏卻出現了少量的變化:“就在最冷枝頭綻放
看見春天走向你我”
加重的鼓點之間,穿插了更細節的電子鼓點,不是很密集,但節奏一下子往上走了,惹得眾人眼前一亮:這就是一個很明顯的巧思。
只改變盡量少東西,但是整個感覺立馬貼合起葉青自身來。
而伴隨著的,是他自己直接稍顯低沉的嗓音,還是帶著略顯散漫輕柔之感,也并沒有用什么技巧。
看似并不比《千里之外》多了些什么,但實際上等到合唱的時候:
“雪花飄飄北風蕭蕭
天地一片蒼茫...”
費玉青更多是吟唱式的,他的經典動作就是抬頭望天,抬手,然后唱歌。
這個動作其實看似搞笑,但實際上可以有很好的頭腔共鳴,在唱高音時輕盈溫潤,來表達歌曲的情感。
而且他每一個字都咬的很舒服,很從容,就是盛世的天籟之音。
而葉青則更多在這時候,存在感降低了。
“誒?”這一點,周深立刻就發現了。
然后腦子里迅速一轉換,很快明白:
費玉青的聲音其實很強勢,唱法也很強勢,個人特色也很鮮明,表演的還是自己的歌曲,這樣的歌曲里除非截然不同的音色,并且還要能配合上,才能和諧。
葉青肯定要大幅度調整自己的嗓音。
這就是周深以為的最好的了。
殊不知葉青直接另辟蹊徑,用一種類似于和音的感覺,與散漫的唱法...
居然是和諧上了!
旁邊李克勤都聽出來了,不由小聲道:“誒,我以為他還會用《千里之外》的唱法誒,沒想到還能有創新...”
周深則立馬態度端正的坐著,跟著分析:“對,但其實如果是那樣的話肯定會有分裂感。”
因為本身葉青和費玉青的音色,并不像他和李克勤這么搭,所以千里之外基本上也是分開唱的。但這里的唱法,合作交融:
但始終以一層似隱若現的距離感。
就好像是,光影里,電視屏幕上的老牌巨星在舞臺上高亢歌唱。
而屏幕前,電視旁沙發上的年輕藝人跟著一起唱歌,且若有所感。
兩個人的態度不同,但是分外和諧。
觀眾和歌手之間的和諧。
“一剪寒梅傲立雪中
只為伊人飄香...”
而重復的階段,編曲上又出現了稍顯即興感的變調,與和聲交織在一起。伴隨著升調,葉青的部分也更強化了到了和費玉青的部分一樣強,情緒和故事感緩緩推進。
就好像是很自然地,一開始小聲跟著唱,后來觀看的年輕藝人也跟上了情緒,開始沉浸地一起認真唱起來。
經典的旋律、恰好的和聲、精彩的轉調,結合兩人的音色、流暢的情緒遞進...
直到最后反常規地抽調了幾軌和聲,電子鼓的鼓點直接退去:
“愛我所愛無怨無悔
此情,長留,心間~”
...
“啪啪啪!!!”一曲唱罷,現場掌聲響起。
高于預期的演出。
包括費玉青自己站在臺上都有點驚訝于這次的成品:他唱了這么多年了,這首歌還能翻出什么新花樣?
誒,這不就來了呢。
包括最后,好像老牌巨星和看電視的年輕歌手經歷過一番跨時空的合唱,終于心有靈犀地對視一眼,然后又散去:
這一點,如果是其他歌手來表演,肯定會全程跟著費玉青的唱法和節奏走。
但是葉青這邊,直到最后才來這么驚鴻一瞥的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