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不住化身一條固執的魚
逆著洋流獨自游到底...”
提神,舞臺上葉青第一句開口,王丹整個人都精神起來了。
她是聽過這首歌的。
不過是看《何以笙簫默》的時候,伴隨著聽到的。
那英其實唱的很不錯,是那種教科書般的版本。沒有一絲多余的東西。演唱方面,展現了極高的功力,細節都把控得很完整。
要知道,她已經在樂壇很多年了。
能有這樣高質量的作品,幾乎算是度身定制一樣,實屬難以超越。
但...這又有葉青有什么關系呢?
“年少時候虔誠發過的誓,
沉默地沉沒在深海里...”
這,這歌詞也一樣…旋律也一樣…可為什么她就覺得是另一首歌?
王丹困惑著。
這首歌,葉青真的沒有做多少改變。用他的音色,跟著他的聲線,那股略帶憂愁的感覺...
羅琦開口,配合著的是葉青的重唱:“重溫幾次...
結局還是...
失去你...”
不夸張的,王丹想到這會腦子也有點懵了。
之前聽那英的版本,感覺心靜如水,好像有一個年長的人在她耳邊講完了一個平靜的故事,然后一片釋然,很舒坦。但今天葉青演繹這首歌,仿佛深夜的低吟淺唱,情緒瞬間飽滿。
所以也有人慢慢回味過來:
其實就是共鳴。
年輕人很少有那種千帆過盡的淡然,夜深回神的平靜,更多的是不甘,更多的是起伏。
所以,葉青用略帶沙啞的聲音唱道:
“我被愛判處終身孤寂
不還手,不放手
筆下畫不完的圓,心間填不滿的緣
是你...”
然后情緒拾級而上,就像是命運早就已經定下來了,我們卻在執念中掙扎,反復。
這首歌并沒有跳出原版的設定:
感情波折,曲終人散。
然后回想往事。
故事,還是那個故事。只是故事的主人公年齡往前拉,拉到了那個大家都還年輕的年紀。壓抑不住息怒,悲傷,以及“終身”這個字眼,都是很沉重的事情...
“...”
哪怕是間奏的時候,也全場安靜。
其實不只是二三十歲的觀眾,甚至更大年齡的觀眾,也若有所感...
也許有時只能說:
其實并沒有那么多人能做到跟隨著年齡增長,真正達到經歷了千帆過盡,歸于平靜淡然。或許也有蠻多人的人生的喜怒哀樂,難以忘卻,反復掙扎,卻又反復壓抑...
然后化在一句念念不忘的:
“眉頭解不開的結
命中解不開的劫
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