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其實春節檔這個事情出了之后,很多吃瓜群眾其實不明白為什么一部電影改線上播出行業內會反應這么大——反正現在也上映不了,線上上映,不也算是順應政策么?
葉青表示,并不是這么簡單滴。
這里面情況很復雜,甚至如果不是《囧媽》而是別的電影,可能都還稍微好點。
所以小葵花課堂開課啦!
孩子咳嗽老不好,多半是裝的,打一頓就好了...
同樣《囧媽》如今被人罵,也不是只因為現在的原因,因為這種操作不是第一次了:
首先第一點,提前上映。
這種事情也不是沒有過,但是不代表這種事情就對了,尤其是春節檔——大家都是說好了的規矩,很多事情都要一起出發。
所以葉青這次參與春節檔發行,為了等《唐探3》過審,大家都等到春節前不久才一起開了預售。就是因為春節檔蛋糕太大,競爭太激烈,為了公平起見大家早早就約定一起出發。
結果徐爭來一個提前上映,23號就要上。
直接壞了定好的規矩。
這規矩形成,可能需要好多年的建立。但一旦破掉,后續很可能就很難補了。
他提前一天,別人不會兩天,三天?
不要懷疑各家公司那邊的決心。
畢竟春節檔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一部大賣的電影可不止賺點票房錢,股價才是大頭。
所以如果在這個檔期搞惡性競爭,那簡直是相當可怕的。
并且這一點,還惹惱了影院的人。
葉青也是做春節檔電影之后才知道,全國電影院只有一天的時間是休息的。對,職員可以輪班,但是影院就只有大年三十這一天不營業。
所以本來人家初一就要上班,就很蛋疼,突然來一句:“《囧媽》提檔23號上映,大家除夕也要上班啊...”
這家伙,大年三十被叫去加班,能好么?
然后第二點,賣給線上。
如果剛才他提前上映就已經惹怒了一波同行,大家勉強忍了也就算了,接下來賣給線上就徹底觸及到不少人的直接利益了。
因為首先最基本的,這些院線電影有一個窗口期問題。
電影窗口期指的在不同平臺播放間隔的時間,比如一部新上映的院線電影,它在影院上映的時間一般情況比網絡平臺早起碼一個月。
也就是說你如果想看新上映的電影,只能去電影院,不然要等一段時間才能在線上平臺看到。可如果院線電影直接上網,避開影院,這就有點觸動他們利益了。
要知道現在網絡巨頭越來越有錢了:
如果以后,都直接被他們買斷呢?
傳統院線勢必不干的。
然后還有影院也是給他們宣傳了的,就比如說大家可以看到的各種大屏幕播放預告片、安排排片、以及收益規劃之類的,都是影院的成本。
結果現在,收益全被線上平臺拿走了。
這就要說到第三點,名聲。
名利名利,利益之后,名聲也很重要。
線上平臺買走《囧媽》之后,兩方都獲得了好名聲。而且那邊公司宣傳的就是,請大家大年初一免費看徐爭新電影這種迷惑性文案。
一下子頗受觀眾好評。
反觀,其他幾家電影公司苦哈哈地等著——本來賀歲檔電影被迫撤檔,有很多電影的體量和保底發行要求都只能在春節檔實現,可下一次春節檔就又是一年之后,且可能會過時。
結果這時候,《囧媽》這一賣,立刻跳脫出去,還立馬網上形成一股風潮:
人家免費了,那其他電影,免不免費呢?
不免費,那還是徐爭棒棒噠。
這就是人家宣傳的無語之處,明明是別人買了他的電影,還要玩字眼游戲讓很多人以為是徐爭請大家看的。
也用這種宣傳,也算是踩著其他電影上位,又保證了自己的收益,還順便把電影圈和大眾分割——觀眾都喜聞樂見,你們影視圈還要罵他?
那可不太好吧...
所以綜合下來看《囧媽》一頓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