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擦嘞,這是真的懟...”
有人小聲道。
這一次,不是蜻蜓點水,他們很清晰地得到了歌曲中表達的意思。
而出現在這個特殊的節點...
不容易的。
肯定得是相當有能力,又有擔當的歌手,才能在這時候發表出一首這樣的歌曲。
并不是他還不只是為了表達一些正能量的東西,寫首歌。而是真的寫出了一首非常好聽,流行兼備,且真的有內涵的歌曲。
屬實是,太難得了。
...
“不過我還是感覺有那么點,問題...”
回到于夢這邊,兩人一連聽了好幾遍,才停下來。
這首歌聽完之后,完全就是非常鼓舞人心的一首歌,但是與此同時,女友又覺得有點擔心:葉青肯出來發聲是好事,但是也很容易被攻擊。
“我感覺這就是美式的嘻哈風格和中國風的碰撞,這種歌要是放在以前沒啥毛病,但是現在肯定會被挑刺。”
之前說了,女友是葉青的粉絲。
而且在葉青之前,她也喜歡過別的偶像。
所以作為追星蠻久的人,一路以來她也見證了互聯網上粉絲圈子的改變,以及互聯網現在的一些改變:
那就是以前大家的言論都很直接,想說啥說啥。
但是現在說什么都要再三斟酌。
因為一旦有不是那么精確地表達,就會被人抓出來一頓狂噴。
畢竟杠精這個詞,不是莫名流行起來的。
所以葉青這首歌叫《本草綱目》,喊著不要崇洋媚外,但是也用了外國的音樂方式...
“我倒覺得不是這樣的,事情不能只是從簡單地字眼上,用比較絕對化的角度理解啊?”于夢倒是有不同的看法。
不過還沒等他繼續,女友就立刻鬧騰起來。
她翻看著圍脖:
“果然已經有了,上來就嘲諷什么,《本草綱目》是李時珍寫的,葉青是真的讀過大學嗎...誒唷,能問出這個問題的,他讀過大學么?”
“還有這個,說什么葉青來蹭愛國的熱度了,愛國真是門好生意...”
以及果然被大量提到的:“嘴里說著反對崇洋媚外,自己用一堆外國元素,外國樂器,動作上果然很誠實嘛!”
如此這般,竟然有不少的評論了已經。
“我來回他。”
于夢接過手機,噼里啪啦開始打字:“圍脖本科率多少來著?反正不高,用得著計較么。”
嘴里不停,他手上也不停:
“第一,本草綱目也好,華佗也罷,還是中藥之類的,其實只是個喻面罷了,最終代指的是民族精神,傳統文化。問出這樣問題的人,大概也沒有學過比喻的修辭手法吧?這個修辭手法,是什么時候學的來著?小學幾年級...
第二,葉青從來不把愛國當做蹭熱度,好生意,請你看看現在QQ音樂熱歌榜前十里多少都還是葉青的歌,再看看封面上標注的單曲所得收入講全部捐獻出去,購買物資。
第三,也是我最想講的。
葉青所說的,從來都不是什么故步自封,拒絕一切不符合中國傳統的東西。
他講的是面對外來元素,好的地方我們要吸收借鑒,但也不要忘了自己國內好的東西。講的是一個態度問題,一個面對外來文化沖擊,我們應該如何自處,我們應該學習,應該自信,也應該不卑不亢,不忘記自己的優勢。
這種態度,我覺得就是文化自信了。”
本來于夢還想寫的,結果這一條過長,還要分幾次發送,他也就暫時收筆。
“對嘛,這才是青哥要表達的!”
女朋友看得很高興,但也有點頭疼:“不過我還是覺得,青哥這首歌表達的是好的,但好像,那些人也不是很能接受...”
說著,她還有些更擔心了:“說不定還會繼續噴他,根本不會去理解這首歌的內涵...”
“嗨,當然了,真正崇洋媚外的人,是不會因為一首歌就改變他們的想法的。而且確實,我們也有一些東西還需要改進,在某些方面相對來說也比較弱...”
于夢揮了揮手,笑道:
“但我覺得,在這些人宣揚各種國外的優勢的時候,葉青這首歌并不是唱給這些人的,他只是提醒一下剩下的大家:
中國的月亮是有圓的時候的,
而外國的月亮,也有不圓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