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沉默地喊叫,沉默地喊叫,孤單開始發酵
不停對著我嘲笑,回憶逐漸延燒
曾經純真的畫面,殘忍地溫柔出現
脆弱時間到,我們一起來禱告...”
這段RAP就像是帶著撲面而來的情緒,直接讓現場的所有人都蕩漾在這首歌的故事里。
鄭雯月一開始還想著,一會一定要給她們解釋這背后的故事。
但現在,她覺得不用了。
有些人寫歌,用那些故事寫歌詞,是為了讓自己的歌借助比如《教父》這樣的大作,來讓自己的歌充滿著逼格;但是《以父之名》這首歌用故事寫歌,卻是為了用這些故事,來表達情緒。
讓整首歌成為主角,讓《教父》站在旁邊。
甚至只是用這些故事來服務。
所以不用去解釋這個歌詞背后有著什么什么樣的典故,才讓人恍然大悟原來歌詞這么精彩。
而是就算不懂,也知道精彩。
高下立判。
她再一次相信,葉青的新專輯自己會起雞皮疙瘩是對的,而且不止一次,看,又來了:
“仁慈的父,我已墜入
看不見罪的國度
請原諒我,我的自負...”
副歌部分,第一次唱的時候,她就已經深深地感受到了其中的故事。
但就是又一次的,突然拔高,這一段如平地上冒出一座筆直的山峰,直上直下的感覺忽然就沖上頂峰...
那是烏云密布下的電閃雷鳴...
那是大軍列陣前的萬箭齊發...
那是最后的殿堂上的審判中,那一道道光影中的黑暗襲來...
即使不用話說,不用什么樂評人解釋,她們也都似乎看到了一個坐在那最高的位置上,清冷,俯視,有充斥著上位者的悲哀,好像經歷了太多的故事。
這會,眼神都不用對了,一切都在不言中。
所有人跟著音樂,聽著那幾聲槍響,正感覺已經完全不言而喻。
教堂里的刺殺,底下蔓延的血跡流到腳下,轉身離開的背影,以及最后那一聲的留白...
當樂器消失,當故事消散,那段朦朧的過往像電影一樣再次迷失。
“沒有喧囂,只有寧靜圍繞
我,慢慢睡著
天,剛剛破曉...”
這是夢,還是現實,還是期望中的現實?
暫時很難知道的。
可能是安靜地結尾,但也可能只是安靜的背后,故事依舊在往下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