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愛情片,這兩個字湊到一起本來應該是美好的代名詞。然而如果在前面加兩個詞,變成“最近的國產青春愛情片”,那就變了味了。
也不知道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吧...
反正國產青春愛情片就比較套路化,或者狗血化了。
因為早年的時候幾個青春片相當成功,所以后續不少劇組把持著“情懷”“IP”和“演員”三要素的指導下進行各種青春片拍攝,可惜劇本的底子卻是很不扎實,甚至是太脫離實際的:
很少有人的青春是打胎吧...
各種酒吧夜店也是不是多數,隨手一個同學就是超級富二代也幾率不大。
更不會是你愛我,我愛她,她愛他,他愛你,最多再加一個各種出軌,這種看起來糾結繁瑣,實際上內核卻相當一致的片子——只是換了層皮,換了個演員,但實際上還是一樣的東西。
葉青當然也知道:
電影肯定可以有藝術加工,但不是這么加工的啊,起碼原料要比較符合情理一點。
所以這么來看,其實多數人的青春,其實就是上課下課,學習寫作業吃飯,然后才有夾雜在中間的那些情感。
青澀,美好,純真,牽一下手就很興奮,吻一下臉頰那都是相當有進展的了。
所以才叫單純的青春嘛。
結果如果按照他這個標準,那些青春片大概是因為市場需求也好,這個套路穩定且能賺錢也好,亦或是單純講青春劇本編劇水平不足,以至于劇情過于蒼白,就要用狗血填充...
總之是不算太令人滿意的。
反觀周奶茶那么早期的的這部電影,其實主線就是簡單的愛情故事,配以精彩的劇情鋪墊與設計,才能到最后,有那么驚人的反轉。
甚至值得再度回頭去看,來尋找自己忽略的細節。
這一點簡直太難得。
畢竟比較少有人會回頭去看“我倆戀愛了,我倆鬧分手了,我倆又和好了但是家人阻止,我要出國奔前途,又有人追你了,我們多少年以后再見吧...”這種故事。
所以起碼《不能說的秘密》,是真的可以觸碰到一些電影藝術的領域。
“來,這邊整理一下!”
校園內,葉青招呼著工作人員做最后準備。
初執導筒,他吸取了《李煥英》的經驗,也盡量滿足順暢的拍攝條件:
多數情況下,就按照劇情來拍就對了。
所以今天這第一場戲,講的是葉湘倫第一天轉學過來,被同學情依帶著四處閑逛。很簡單的一場戲,也很適合這次的新人演員。
“來,趙思雨對吧?”
葉青招呼著這個被力推的新人過來:“一會要走的路線熟悉了吧?”
“嗯嗯,都熟悉了。”趙思雨當然很熟悉了,甚至可以說太熟悉了。
她了解自己戲份不多,開場的戲算是挺重要的。而且開場,是她帶著葉湘倫逛校園,所以她肯定要非常熟悉這個地,還要把控參觀的節奏。
于是她提前了約莫三周進組,就把這個地方逛得非常熟悉,還自己嘗試著真的在教室里學習,尋找感覺什么的。
這蠻辛苦的,但也是劇組選她的原因之一:
因為哪怕是配角,又是資源交換,但他依舊不可能要一個水平不合格的藝人。
葉青也就點點頭,道:
“那行,過來吧,先準備開機儀式了。”
...
雖說已經是八月底,但是劇組這邊還是按照要求,執行著防范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