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送你回家的人,東南西北都順路。
想見你的人,24小時都有空。
喜歡你的人你怎么樣都行,不喜歡你的,你怎么樣都不行。
所以這會,他只是下車,莫名又轉移了個話題:“怎么突然下雨啊,你沒有帶傘?”
“嗯。”
她點點頭,兩人相視一笑,安靜下來。
于是就像顧城的詩里寫的那樣:
草在結它的種子,風在搖它的葉子,我們站著,不說話,就十分美好。
...
接下來拍的這一段,葉湘倫在前面騎車,路小雨在后面靠著他的畫面非常經典。
然而拍的時候,有些濕潤的地面,葉青載著兩個人還有那么點小心。拍了兩次,才差不多恢復正常的隨意姿態——哪怕知道很多東西,但具體做起來,他也有不在狀態的時候。
那句話怎么說的:看別人吃豆腐,牙齒快。
這句話,葉青終于深刻體會到了:
看別人做事情覺得很容易,自己真上手做才發現很難。身兼數職,葉青只能說自己努力做到最好。
于是一遍遍騎過這段小路,一遍遍回看,一遍遍重來,終于:
“行,這場過了,今天就到這吧!大家辛苦了。”
葉青喊道,對這遍兩人之間氛圍感很滿意。
《不能說的秘密》里這個片段,可能是最出名的。原來的時空里,哪怕依舊是過去十多年了,也有人還在用兩人騎車的這段畫面。
不過也有與時俱進的版本:
就是把周奶茶背后的桂綸鎂,就真的P成了珍珠奶茶。
“導演也辛苦了!”
眾人也齊聲回應,這兩天下來,大家都知道葉青那是相當認真地對待這部戲。對于電影行業認真的人,大家或多或少,都多了一些除了“他是老板”之外的好感。
之后嘛,就是個子收拾器材,交接道具,尤其是那輛灑水車。劇組在杭州拍攝不便,還是從附近的影視基地調過來的。
交接完之后,葉青也看著差不多了,便準備回去。結果一看,周東雨還在那,不由得笑道:“還沒走呢?”
“想事情呢。”
“想什么事情?”葉青一邊收起手機,邊道。
“路小雨。”周東雨眨眨眼道:“感覺我還是吃這個角色吃的不夠透徹。”
“慢慢來就好了,這角色本來就復雜。”
葉青幾步走到車邊,安慰了兩句:這部戲里,路小雨其實是形象很豐滿,性格也最復雜的一個角色。想要把握好那種心態,距離感,尺度,不容易。
說實話,今天的表現已經不錯了。
“還是差了些,還是差了些,我回去再想想,10點咱們開會的時候我再說。”
“嗯,可以。”
隨即兩人打車,回去。
到這會,葉青和周東雨兩人才算是磨合的差不多,也開始各自綻放光彩。
對于葉青來說,這次可不是和周東雨短短的三場戲,一場做背景,一場只有聲音,只剩一場能對上。這個平時有些瘦弱的女生平時甚至有點憨憨傻傻,可往一旦上鏡就特有那種感覺出來。
對于周東雨來說,葉青的表現更是遠超她的想象。
那種對于細節的細膩拿捏,貫穿著他的表演。這不容易的,因為在這個年紀,要演一個心思復雜的角色,有時候反倒要比心思單純的角色容易一些,因為心思復雜有很多方面可以表演,心思簡單...
那就很難表演,甚至不能演:
至少是不能帶表演痕跡的。
但兩人又各自不滿足,因為兩人都知道自己頭上的稱號,腳下的位置。這樣的組合本身大家期待就是很拉高的,如果不能奉獻一部高質量的電影,那可就有的搞了。
...
九月十一日,天氣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