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都差點忘了,這個節目很大的一個宣傳點就是葉青的新歌。
所以剛才她看了一下微博熱搜“創造營提前上線”里,很多說著打算追《青你3》的,都要點進去聽聽葉青的新歌。
所以到這段的時候,忽然冒出來大堆彈幕:
“報告指揮部,空降成功!”
“先來聽葉老板的新歌愉悅一下心情,然后繼續去做仿真...”
“前方高能,前方高能,注意,這不是開玩笑,中國風歌曲已就位!”
“四刷!我宣布葉青是我的onepick!”
“國內真的沒有誰能比他更合適做發起人團長了,葉青,yyds。”
她也僅僅是看了兩眼,就迅速捕捉到一些信息。這些人顯然有的是聽完之后,再反過來刷的彈幕,這就讓人更感興趣了。
范枚于是立馬先按了暫停,然后調整了下坐姿,又戴上耳機...
對,戴耳機是對好聽的歌的尊重。
她的耳機是入耳式的,買的時候覺得挺好看,音質也不錯,用的時候就覺得配的塞子型號不太適合她的耳朵,戴久了就有些不舒服,所以在家看長時間的綜藝她都是外放的。
此刻戴上耳機,再度點擊播放,入耳卻是一陣雨聲。
和當時現場聽歌的人一樣,范枚先是疑惑,彈幕上的人倒是刷出幾個“開始了”,估摸著應該不是放錯音樂。
事實證明也確實。
很快,音樂聲舒緩地響起:“狼牙月,伊人憔悴
我舉杯,飲盡了風雪...”
...
準時觀看,正常播放到葉青唱歌的時候,時間已經來到了接差不多七點半。
到了這個時候,網上的熱議,視頻里的彈幕,圍脖里的熱搜已經完全就位。
所以滿屏幕的感慨。
但是范枚跟沒就沒有心思,去分辨屏幕上那不斷飄過的彈幕,甚至她還下意識地聽了一句后就把彈幕關掉,一時間屏幕上一片清靜。
現場聽,和看節目的區別是什么?
現場聽可能有自己的魅力。
而看節目,則是節目組用了最精心選擇的合適角度,配以最清晰的歌聲,捕捉最完整的舞臺。所以從這第一句開始,屏幕前就已經感嘆不已。
中國風,還是這家強啊...
“唉,我賭這個開場,獼猴桃平臺要輸了。”
她心里暗想著。
事實也是如此,尤其是“繁華如三千東流水,我只取一瓢愛了解”這一句,前半截直接登上了圍脖熱搜三十幾名。
雖然有買熱度的成分,但本身熱度也不能說低,因為排名還在不斷地上漲。
“簡直了,這歌我聽起來就比以前的還要有感覺。”
“前面的,不只是這一句好聽,一定要聽到結尾啊姐妹!”
“我也好喜歡銅鏡映無邪扎馬尾,你若撒野,今生我把酒奉陪。”
評論里,大家各種吹捧著。
而范枚這邊,彈幕里也差不多——雖說已經是太多次聽到葉青的歌曲了,也不是第一次聽到中國風,但這是她心里目前最愛的一首。
于是一遍結束,立馬再來,并且發彈幕:
“循環第二遍。”
然后點開彈幕,發現了更多的評論:“二刷,感覺像是一部電影。”
“就沖這個,就看葉青了!”
“這首歌的高音也很厲害,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了沒有,人家很輕松地就唱上去了。”
范枚也是跟著夸,然后跟著循環。
很多人聽歌都有這個習慣:
那就是如果一首歌很好聽的話,那就一直單曲循環,循環到有點膩了才退出。
于是兩遍,三遍,四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