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婷這樣的富貴練習生,其實并不止一個。
事實上,葉青現在也漸漸發現,和藝術類學校一樣,包括練習生似乎變成了個有錢人家小孩越來越多的聚集地。
他們那一屆的時候,出道的人里面就已經挺不少有錢小孩了,比如白柯家里就是演藝世家;朱正廷也不用說,有錢;小鬼也是,還有菜虛鯤也算家庭條件好的,畢竟都留學了…
現在更是越來越多的意思。
原因,有很多種:
首先呢,一般是家里有點錢的小孩會去學藝術的比例多一些。
普通人家的小孩,有不少還是想著學好文化課,考個好大學,找個好工作:這里就要提到,普遍好找工作/工作收入不錯的,可能多半不是藝術類專業。
比如家長們現在比較喜歡的醫生,電氣,以及一些“技術類”專業,穩定且長久。
至于藝術類,學出來就業崗位肯定少一些。
也似乎變數多一些。
然后呢,這就要順勢提到主要原因了,就是沒有點底子的家庭不太敢把未來壓在這種路上。
還是拿練習生作為例子:
國內的練習生產業是并不成熟的,看似光鮮亮麗,實則普遍狀況是:成名的少,練習辛苦,出道的不多,不做這個了甚至是到了年紀,不是那么適合做這個了,這條路也沒多少退路。
這時候,就需要原生家庭的底子了。
家里有錢的,就算到時候這件事情沒有成功,或者如果不想做了,完全可以父母安排。
如果成功了...
真的,娛樂圈光鮮又賺錢這件事情,也是很多富人家庭也承認的。
所以這次葉青發出的招募公告,除了招到很多硬性條件過關的人投遞簡歷,更有一堆有錢的練習生各種投遞。
他們甚至自己直接帶資源上門,比如自帶經費入場,比如圈中大佬的傾情推薦,比如拐彎抹角地和公司里的人扯上關系。其實這些人也知道,不一定能被選中。
但不被選中,能進公司也不錯啊!
葉青現在這塊金字招牌,一直維護的很好,就是值得她們爭搶的。
甚至都不用進公司:
“就掛名在青葉文化的旗下,固定繳費,固定分成,而實際上的訓練,管理什么的,都可以由她之前的公司來做。”
田元看著郵箱里的郵件,不禁感慨。
這就跟貼牌大閘蟹似的,不過不同的是,他們是賣貼牌的人,而且真的很賺。
花姐也深表贊同,拿出平板,介紹道:
“我這邊也差不多,就也是想借著公司的名氣,和我們合作培養,然后會用一些圈內的資源交換。”說著,就報了好幾個資源內容,相當的不錯。
如此這般,都表達了非常強烈的意愿。
“這個,目前我們還沒有這個打算,真的要招人肯定也是要自己參與培訓。”
葉青咂巴了下嘴,聽著這些東西如果真的匯總起來,那是相當的令人心動。不過他還是搖搖頭,道:“但目前來講,我們公司的情況也就這樣,人多了絕對培訓不了,慢慢來吧。”
就比如青葉文化的發展歷程,基本上很少會直接鋪大盤子。
最早是跟著別人投資電影。
然后是廣撒網投資新人導演電影,然后捕捉到了毛一航,拍了部戲拿了獎,但是背后地投資其實是非常多的。
接著拍《三枚戒指》,獲得了不錯的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