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鶯兒也沒想到,夫君會這么對她。
鶯兒的驚呼聲,歡笑聲。
小清看得臉蛋發紅。
這該死的秀恩愛!
鶯兒道:“夫君,你不是要跟小清么?”
李縱便道:“她?她還是留給她日后的夫君吧。”
聽完這話,小清就更是臉紅了。
“哼!不理你們了!”
一跺腳,旋即便轉身離去。
至于接下來……
李縱則也是順水推舟了,反正,鶯兒不來都來了,不把衣服解下來,她今晚是別想回去了。
頓時,房內,兩人很快便坦誠相見,鶯兒眉似初春柳葉,臉如三月桃花,足蹴金蓮,指排玉筍,纖腰裊娜,素體如燕輕盈,緊貼著李縱,芳容隱隱帶著幾分欣喜,這顯然是越來越舒服了,而李縱,也是萬種風流不可當,卻是苦了小清,在外面待了一會,心想,這兩人估計今夜都不會出來了,該死的,不是說好了今夜她暖床的么!這兩人怎么自己就搞上了。
悄悄地聽了一會,自己的臉也不禁紅了紅。
算了算了!
回去睡覺!
沒得意思!每次都是這樣!
……
第二日醒來。
李縱可謂是精神爽利。
然而,身體上的歡愉卻是次要的,重要的是,這李府上下,又能重新融融恰恰。
如此,他的心便也放寬了,畢竟一屋不掃,何以掃天地,家都還在打著仗,他還哪有心思去管朝堂上的事。
這三省六部算是確立了,然而,沒有這科舉制,也是白瞎。
但科舉制也不能一蹴而就,就算是唐太宗時期,那科舉,也都只是拿來做做樣子。
真正科舉有了明顯作用,大概還要到宋代,因為唐末那個誰已經把世家都殺光了。
李縱當然不會天真地以為,任何東西只要一搬過來就能用。
然而……
這朝廷多多地鼓勵教育,這總歸是沒錯的。
讓一百個人去讀書,其中有九十九個世家子弟,然后因為機緣巧合,而混進來一個平民子弟,那對李縱來說,也是好的。
雖說,這最后一個混進來的平民子弟,可能最終也會被同化,而成為世家的一員。
可這至少讓機會不是沒有。
而若是能從這些平民百姓當中,若能出一個布衣卿相,那意義就更是非凡了。
如此想了想可行性,又想了想,這東西該讓誰替自己背鍋。
畢竟,他肯定不會自己提出來。
唔……
要不,還是樂安王吧,反正,他都不是第一次背鍋了。
此時的李縱還不知道樂安王已經準備離京,不過,就算樂安王已經離京了也不怕,他依然還有很多其他的人選。
畢竟再怎么說,不管時代如何黑暗,終歸還是會有一些人,他們帶著光,逆流而上。
到時候,他只需找個機會,拿石頭塞進一個小紙團中,丟到他們府中的院子里就好了。
想事情想了半個時辰不到,然后,李縱便又想兩女了。
其實,他真沒有對鶯兒撒謊,他真的是一天十二個時辰,其中有一半的時間,都在想著她。
正好,屋子里,兩人都在,李縱便直接偷偷摸到鶯兒的背后,一把將她抱住。
第五銀翎見了兩人親密的樣子,倒也沒有半點嫉妒。
就是在想著,什么時候才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