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德自身情報實力一點都不弱,甚至可以說很強;對于包子軒經商原則,曼弗雷德格拉赫非常清楚。
同商業信譽最好的企業家合作,還有什么不放心;此時老頭沒有任何私利,只是想讓民眾獲得更多實惠。
曼弗雷德格拉赫想了一下說道“我會安排人全力配合,包先生的商譽、以及承諾還是值得相信;東德已然錯過了很多機遇,希望此次選擇沒錯。”
之后又溝通了一些細節,包子軒才離開總統府
出來后,發現街面上非常熱鬧;即便圣誕節都不會如此
柏林墻倒塌代表了德國統一正式開始;也可以定性為德國統一的標志;向世界表明了德國和平統一的意愿。自二戰以來,德國一直被分為東西兩個國家,柏林墻是其象征。柏林墻的倒塌,象征著人們對和平與自由的渴望;使得東西德兩國筑起了一座橋梁,最終實現國家統一。
柏林墻倒塌更是冷戰結束的標志;自1945年以來,世界分為了兩大陣營,即美國和蘇聯領導的陣營。這種對峙狀態被稱為冷戰;冷戰結束正是由于柏林墻的倒塌。柏林墻的倒塌,使得兩個德國重新統一,導致東歐和前蘇聯集團其他國家紛紛選擇了民主和自由的道路;結束了冷戰時期的緊張局勢。
柏林墻倒塌代表自由和民主的勝利;讓人們看到了東歐和蘇聯集團的國家重新走上了民主和自由之路。長期以來,這些國家被蘇聯所控制;民眾沒有言論自由和民主。柏林墻的倒塌,使得人們能夠享受更多的自由,也可以認為是世界歷史上的一次勝利。
雖然有些夸張,但此時柏林民眾的心情可想而知
冷戰期間柏林絕對是世界上最危險的城市,并且沒有之一;單單柏林危機就上演過三次。第一次發生于1948年,又稱“柏林封鎖”,是冷戰開始后最早發生的危機;其導火線為1948年6月24日蘇聯阻塞鐵路和到柏林西部的通道,至1949年5月12日蘇聯宣布解除封鎖;停止行動之后,危機緩和。
第二次發生于1958年,蘇聯發出最后通牒;要求英美法六個月內撤出西柏林駐軍,后來以蘇聯讓步完結。
第三次發生于1961年,蘇聯重新提出西柏林撤軍要求;事件以蘇聯在東柏林筑起柏林墻作結,美蘇關系以蘇聯凍結柏林問題而得以緩和。
除了第一次之外,另外兩次都有可能引發核大戰;試想一下柏林、甚至兩德民眾這么多年生活有多么煎熬。
每天都是提心吊膽,或許今天晚上睡著;明天就可能永遠也醒不來,整個城市都會被夷為平地。現在柏林墻被拆除,意味著蘇聯并不會對柏林動手;兩德統一看到勝利曙光。
懸在日耳曼民族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不復存在,說不開心絕對是假的。即便東德民眾,也不想爆發戰爭;最重受苦的終究是本國民眾。
二戰的傷害,對于德國已然足夠大;如果在遭受原子彈攻擊,試問日耳曼民族還有生存空間嗎汽車在緩慢行使,從里面能夠看到外面;柏林民眾臉上洋溢的笑容,絕對是出自真心。
內心深處,包首富對于日耳曼人還是挺佩服;兩次世界大戰對抗整個文明社會,國家分裂最終又實現統一。并且還是在沒有放一槍一彈的情況下,和平統一;試問又有幾個民族能夠做到
現在想那么多已然沒有太大意義,德國人已經邁出重要一步;加上又得到東德高層全力支持,必須要加快進度才行
本章完
。,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