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年齡、籍貫都沒錯,所以她依然是八十歲高齡的老奶奶,只是長了副二十歲的容貌。
而楊小瓊實際年齡三十八歲,外貌卻似五十歲。
難怪她喊楊小瓊大嬸子,楊小瓊能笑得合不攏嘴,自己比她大了四十幾歲,楊小瓊喊她一聲奶奶都不為過。
牌子上,除了繪有她和楊小瓊頭像的框框,另外三個框框里面都畫的紅色大叉,下面寫了未修建三個大字。
這應該是他們這所房子的居住信息,這疑似天堂或是地獄的地方管理真不錯。
再看牌子的另外一邊黑筆寫了一排大字:一級民宅8號,稅收,24銅板一日。
收稅居然是按天收的,也真夠黑!
大字的下面還有密密麻麻的小字,蘇米米想湊近看,卻被楊小瓊一把拽著,趕忙往外跑了。
一路小跑,蘇米米大概看到了七八戶民居,有四家跟她住的一樣,是一級民宅,分別編了4,5,7,9號。
另外有四戶門口的牌子上寫的是二級民宅,按2,3,6,10編的號,房子看著比一級民宅的要好,院門是完整的木門,房頂的瓦片也是完好的,而院門口的牌子上也不一樣,上面貼了三個人的頭像彩繪,另外兩個畫的紅叉,寫上未修建。
多少年沒這么跑過了,居然還能做到面不紅,氣不喘……
蘇米米被楊小瓊拽著穿街走巷,東拐西拐,道路走著走著就沒了,轉眼又橫出一條新的路,這完全是個迷宮。
蘇米米是不記得自己走過哪些地方的,只記得這座城里的建筑多是些兩層小樓,很有古韻味,而城里到處都種著柳樹和桃樹。
柳條發芽,桃花盛開,這時候是春天嗎?
蘇米米的生日在端午節后,那時候桃兒都能吃了,她才辦完八十大壽就歸西了,看來這個地方的時間和之前生活的地方是不一致的。
依稀記得好像出了一個圍墻高聳的城門,到達農田的時候,視野格外的開闊,一眼望出去,就見到一片整齊的棉花地。
棉花田是分成四四方方的一塊一塊,每一塊上都立著牌子,蘇米米路過時看過,臨近路邊的那一塊上寫的是:一級棉花田:1號,工人:2人,產量:37斤。
棉花地是被柳樹圍繞著的,樹的另外一邊有兩個四四方方的大水塘子,水塘子邊上同樣立了一塊牌子。
蘇米米眼神不錯,也都瞅見了,離路邊近的那一塊上面寫的是:一級魚塘:1號,工人:1人,產量:75斤。
另外一個魚塘寫的是:一級魚塘:2號,工人:1人,產量:75斤。
魚塘的前面種著一排整整齊齊的桃花樹,形態各異,花卻開得格外的好。
桃花樹的背后就是農田,接連看了幾處的牌子,蘇米米好像已經找到了這樣的規律,一眼看過去,農田一共三塊,四四方方,整整齊齊的。
三塊農田里都種的是大白菜,靠最外面這塊地里面已經有一個人在勞作了,蘇米米看了一眼,農田邊上果然也立了牌子,有人勞作的那一塊上面寫的是:一級農田:1號,工人:1人,產量:15斤。
所以,那旁邊那一塊地,就該是2號農田。
蘇米米自信自己找到了規律。
那正在低頭勞作的人感覺到有人過來,站起身,轉頭瞧見來人是楊小瓊和蘇米米,展顏一笑。
這一笑,卻讓蘇米米看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