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奕行抓起兩顆子彈,放在手中把玩著:“倉庫1v1模擬對戰,我十次能輸九次,贏得那次還是你放水了。”
“我自己分析了一下,之所以是我輸,不是你比我厲害,而是你的身體素質太好了。”
“每次跟你打,你都會頻繁變更位置,利用掩體做移動射擊。”
“我身體素質差,跟不上你的節奏,幾回合下來便氣喘吁吁,你卻跟沒事人一樣,這還怎么打?”
“回去后我想了想,贏你只有兩種辦法,一種是一個照面就解決戰斗,不給你消耗我的機會,一個是提升自己的身體素質。”
“一個照面解決戰斗,很難,和你1V1的時候,你總能未卜先知,我剛鎖定你,你就換位置了。”
“這條是行不通的,所以我只能提高自己,跟上你的節奏,然后在你的節奏內打敗你。”
彭奕行分析的頭頭是道。
他不知道呂澤有個技能叫危險感知,在他看來,呂澤就像未卜先知一樣,每次都能在危險情況下做出最好應對。
如此一來,越打他心里越沒底,所以每次1v1都是他輸。
反倒是打固定靶,十二個靶子,三十秒內完成射擊,然后計算射擊得分,十次里他能贏個六七次。
“你能找到自己的短板,并想著去克服它,這是好事。”
“不過你以為加強了身體素質,就能在1V1的模擬場景中贏我,你絕對是想多了。”
“為什么?”
彭奕行有些不信。
呂澤回答道:“因為你沒有經歷過,對你來說所謂的模擬場合都是假的,你不能全身心的投入進去。”
“我不一樣,我和悍匪們打過巷戰,打過追逐戰,還一個樓層,一個樓層的打過殲滅戰。”
“你沒有這樣的經歷,所以你只能發揮出百分百的實力,而我在這種情況下能發揮出百分之一百二十。”
彭奕行若有所思。
他是個追求完美的人,讓他發現自己有什么不完美的地方,他就會千百次的更正以改變缺陷。
只是呂澤的說法讓他覺得迷茫。
呂澤是警察,有直面槍林彈雨的機會。
他不一樣,他只是個普通人,有的只是理論,沒有實踐基礎。
“想不想來兩把真的?”
呂澤不懷好意的笑著。
“你讓我去殺人?”
彭奕行一臉意外的看著他。
“我是問你想不想當警察。”
呂澤對彭奕行的印象很深。
彭奕行,出自電影《槍王》,說他是槍王,實際上槍魔這個稱呼更適合他。
電影中,彭奕行第一次殺人,殺的是一個因為股票跳水,一心求死的神經病。
不過在這次之后,他因為沒有接受心理輔導,狩獵的本能開始覺醒。
最終,彭奕行當了殺手,以終結別人的生命為樂趣,最后他死在了苗志舜的槍下。
他之所以會死,呂澤認為是劇情殺,壞人不能逍遙法外,不然1V1,苗志舜并不是見過血的彭奕行的對手。
認出彭奕行的身份之后,呂澤一直在想彭奕行這個人到底是個什么樣的人。
想來想去,呂澤覺得彭奕行和他很像。
他們都喜歡追求刺激,區別在于彭奕行是賊,他是兵,兵殺賊天經地義,賊殺人卻要受到良心上的譴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