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他知道,華夏功夫急需證明自己,只有多些像夏侯武這樣的人,才能讓外界扭轉傳武不能打,不可以打的錯覺。
呂澤雖然不是傳武世家出身,沒有扛起傳武大旗的想法。
可這不妨礙他添磚加瓦,為華夏的璀璨文化作些貢獻。
“明天,來重案組找我。”
呂澤遲疑片刻,不想惹上麻煩,于是又道:“先說好了,我們是閉門切磋,不管你以后走到哪一步,天下第一也好,世界第一也罷,不許提我的名字,我不想為名聲所累。”
“那你...”
夏侯武一時語塞。
呂澤回答道:“今天之所以答應你,完全是看你是個可造之材,想讓你見一見形意的拳。”
“形意拳霸道,我不藏私,見到了,得多少在你。”
“希望你日后能為國爭光,替傳武打出名頭。”
一聽這話。
夏侯武大喜過望。
他來港島小半年了,還沒有遇到真正的高手。
就是那些開武館的,大多也不教真東西,不是他們不教,而是上代人就不教,這樣的傳承自然越來越弱。
這也是傳武的弊病所在。
因為需要花費太多心神,所以一生真傳三兩人,再多就是假傳,只能學個皮毛。
皮毛學多了,懂行的自然就少了。
還有一點,時代不一樣,現代誰還苦練功夫,練出來有什么用,打人犯法的。
清末民初,功夫流派層出不窮,那是因為當時年年戰亂,有功夫的生長空間。
近五十年,哪還有新流派出現,就連截拳道都屬于東拼西湊,拼出來的四不像流派,而且小龍一死,剩下的人只能吃老本,缺乏推陳創新的能力,現在還好些,三五十年后,根本不存在正宗的截拳道館。
細數一下,當今武林比民國時期整體倒退了一個檔次。
別說宗師了,大師都少之又少,而且多為民國遺老,七老八十,根本上不了擂臺。
第二天。
一大早,夏侯武來到了重案組辦公室。
呂澤見到他什么也沒說,直接帶他去了警員訓練室。
當天發生了什么,誰也不知道。
只知道回去后,夏侯武在海邊坐了一天,在日記本上留下了五個字:“形意拳霸道。”
“東西我交給你了,希望今生,你的路更順一些吧。”
辦公室內,呂澤一聲輕嘆。
夏侯武的本門功夫是詠春。
詠春有長短橋,剛中帶柔,柔中帶剛。
但是它的剛猛,和形意拳無法比較,畢竟是女人拳出身,更講技巧,勇猛有所不足。
呂澤做的很簡單。
打敗夏侯武之后,讓他坐在椅子上,從頭到尾打了三遍形意,并用半天的時間講解了形意的發力技巧,殺招是什么,如何用,如何擋,如何學。
夏侯武悟性很高,是個武學奇才。
如果他能將形意的爆發力,融入到自己的流派之中,便稱得上身聚數家所長,實戰能力會比電影里更高。
撿到的要給人,學到的要教人。
呂澤對此喜聞樂見。
他不是一名純粹的武者,只是武之竊賊,而且不想往這方面發展。
這身功夫在他身上有些浪費了,夏侯武要是能學到可以交給更多人,一報還一報,也算他為傳武做了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