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看了這幅畫,她現在腦子里還沒有找到特別貼切的詩文。畢竟這看起來不是單純的在畫琵琶,而是在構造一個與琵琶有關的故事。
有點難!
陳平安沒有開始寫答案,是因為他覺得這道題太簡單了。
這莫名貼近《琵琶行圖》啊。
比起前面幾道題的地獄級難度,陳平安瞬間感覺松了一口氣,頓了頓,然后才開始拿起電子筆,在屏幕上快速的書寫起來。
而此時,康達、余曼正在小聲交流。
“這幅畫很簡單,就是兩艘客船,一前一后。一艘船上的人在喝酒,一艘船上的人在彈奏琵琶。從他們的神態來看,應是各有愁緒。”
“加上天上的滿月,夜風勁草,更是看出幾分離人蕭索。”
“只不過我暫時想不出比較貼切的詩文。”
康達微皺著眉頭。
余曼道:“畫作中融入了薛忠老師自己的想法。畫作在敘事,但又做了大量的留白,給人以想象的空間。說實話我暫時也沒想到比較合適的詩文,我們再好好琢磨琢磨。”
直播間的觀眾們聽到兩位鑒賞老師這般說,頓時激動起來。
“說實話我也沒看懂薛忠老師想表達什么……”
“頓時感覺到沒文化真可怕!我特么一首詩詞都想不起來。”
“月、別離、飲酒、琵琶……后面客船上的人顯然是可以聽見琵琶聲的,所以他們是聽到琵琶聲,才喝了更多的酒,醉得更慘嗎?”
“這就需要發揮想象了。詩文中琵琶元素肯定會有,至于月、離別……應該是融入其中的。快快快!大家一起群策群力,看能不能想出最貼切的詩文。”
一時間直播間的觀眾們紛紛在彈幕中發自己的答案。
“《古河夜行》,我覺得這首詩比較合適。”
“差了點意思吧,《古河夜行》中是詩人自己在船中撫琴,表達思念家人之愁緒,和琵琶不沾邊。”
“《秋風詞》呢?中秋、蕭瑟,詩文中詩人提到聽過的一首琵琶曲,愁緒滿懷。”
“《秋風詞》勉強吧,我覺得最貼切的應該是《芙蓉樓別高漸》,這首詩文中詩人杜芒和友人高漸在夜晚別離。芙蓉樓下便是大江,客船停泊其上。江中有游玩客人,吟詩作賦,開懷暢飲,更有歌妓相伴,奏著琵琶曲……”
“我也想到了《芙蓉樓別高漸》……好像就這首最貼切了吧!”
“我也覺得!不知道安神和姚雪想到了沒有。”
“我有種擔心,萬一安神和姚雪都想到的是這首詩怎么辦?”
“有這種可能。如果二人想到的一樣,估計還會繼續抽題,薛忠老師畫第二幅畫。”
大家都在討論著。
而此時節目現場,康達和余曼也終于有了答案。
“《芙蓉樓別高漸》”康達和余曼達成了一致見解。
董洋也是想到了這首詩。
時間一分一秒流逝。
答題區的陳平安和姚雪都在快速的作答。
五分鐘到!
二人幾乎是同時停下。
“下面有請姚雪吟誦自己的答案。”董洋說著,姚雪寫下的答案已經投影到了大屏幕上。
果不其然,姚雪的答案是《芙蓉樓別高漸》。
一時間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涼氣。
“姚雪真的選的是這一首。”
“畢竟除了這一首,沒有比這更貼切的了。”
“突然莫名緊張!安神不會也是選的這個吧??”
“看來還有第二個主題了。這道題不算難,但撞詩的可能性太大了。”
臺上姚雪吟誦完。
董洋道:“接下來我們一起看看安神的答案。”
這一刻所有人都緊張起來。
死死盯著舞臺后方的大屏幕。
刷!!
絢爛的特效后,陳平安的答案被投影了出來。
是一首所有人都沒有見過的詩文!
題目上寫著三個字:
“琵琶行!”
PS:本章中,除了《琵琶行》其余詩詞、作者均是作者菌杜撰,別當真哦。
PS:求推薦票,求月票,求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