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是學生黨。喜歡烏賊大大作品的同時,也很恐懼……以后語文必讀數目是不是又要增加?考試范圍會不會因此擴大?要求背誦的篇目……烏賊大大!求求你和安神做個好人。”
“哈哈哈,好可憐的小朋友。”
《鬼吹燈》的書評區都因此熱鬧起來,里面全是討論《牡丹亭》的。
由于很多人喜歡這個故事,喜歡里面的詞句,很快《牡丹亭》相關的話題便在各大社交媒體流傳開來。
“戲本?烏賊還寫這玩意兒?”
“是啊!而且寫得很不錯!嘿嘿,看完后你就能明白《在梅邊》歌詞的含義了。”
“二者有聯系?”
“有!哈哈,應該說是烏賊和安神的聯動……嗯,或者說是安神在向烏賊致敬。”
“那我得去看看。”
……
華都國家戲劇學院。
這所大學致力于培養各種戲劇人才,其中民族戲劇便是一個很大的科目。
京劇、昆曲、黃梅戲……各種戲種專業都在這所學校里找到。
設置這些專業的理由也很簡單,傳承和發揚華國國粹。
施榮是戲劇學院的教授,專研華國傳統戲劇、戲曲。最近學生給他推薦了陳平安的歌曲《在梅邊》,讓他大為欣喜。
“很好嘛!!陳平安很能將國粹傳統和流行藝術相結合,真是不可多得的天才。”施榮聽過《如果當時》,對其中加入黃梅戲元素極為贊賞。
后來又陸續有《本草綱目》,讓他對陳平安更是敬佩。
最后的《在梅邊》再次融合昆曲、京劇元素,他對陳平安的評價已抵巔峰。
這兩天沒事兒就聽聽《在梅邊》。
他試圖從中找到更好的傳承和推廣華國戲曲的道路。
這天他正聽著,忽然女兒回來了,“爸,還聽著呢?”
“嗯,”施榮手指在茶幾上輕輕打著節拍,“百聽不厭。”
“我看啊,你的魂兒都被陳平安勾走了。”女兒道,“對了爸,你看了新聞了嗎?”
“什么新聞?”
“就是烏賊的新作《牡丹亭》啊。”女兒道。
“沒有。”施榮搖頭,“烏賊的書我只看《三體》,其他的我這個年紀不太感興趣了……”
“這本你肯定感興趣。因為它不是小說,而是戲本。”女兒道,“你知道陳平安《在梅邊》歌詞的含義嗎?”
“一直不解。”
“那您真得好好看看這戲本,”女兒道,“人安神就是為這戲本寫的歌……現在在網上都火遍全國了。”
“絕對的精品!絕對驚艷!”
“有這么好?”
“比我說的還要好百倍!”
施榮的興趣徹底被調動起來。
他現在很想看看所謂的《牡丹亭》到底寫了什么,讓女兒如此稱贊。
“把我眼鏡拿來。”
女兒把眼鏡拿來后,他戴上。然后劃開平安,在奇點中文上搜索到了《牡丹亭》。
一看那頁面信息,瞬間驚呆。
收藏:90W+
推薦票:500W+
再看日期,今天才發布的。
“才發布就這么高的收藏量?”施榮被驚訝到了。
再看那密密麻麻五十多萬級別的評論量,他的好奇心已經被撩撥到了極致……
PS:求推薦票,求月票,求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