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學華國的歷史。”
“怎么辦,我突然好喜歡華國這個國家啊!!!天吶!五千年歷史!想想那漫長的歲月沉淀出的文明,我就不由自主心存敬畏。”
而在華國直播間,大家也炸了。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這是什么神仙詩句啊。”
“董岱竟然能寫出這樣的歌詞了?”
“你沒看到之前歌曲信息,說的是董岱、陳平安作詞,我感覺這兩句詩應該是出自安神之手。”
“安神牛逼。”
“在南韓唱國風已經很牛了!現在還把古詩也帶上音樂盛典!為亞洲各國所知!文化代言人!文化符號!安神很敬業啊。”
“哈哈哈,安神說,傳承華國的傳統文化我是認真的。”
“爽!!!泱泱華夏的文化底蘊!必將在世界綻放異彩。”
“莫名熱血沸騰。”
“安神!!求求你多來幾首詩!震驚全世界!”
“全世界都在說華國話。”
“哈哈哈!相信會有那一天的。”
兩句詩就讓所有華國人熱血沸騰。
或許。
對于每一個人來說,歷史、古詩,就是印刻在基因上的烙印。
天生就會為二者感到由衷自豪。
董岱這首歌演唱用不著太大技巧,主要是編曲、曲子、歌詞映襯出的那種濃重磅礴的感覺。
把人折服。
演唱完畢排名得票嗖嗖嗖往上漲。
最后直接飆升到第二名!
董岱之后是一個馬來選手,之后便是舒瑤。
舒瑤穿著一身設計精良的漢服上場。
頓時那種溫柔婉約的氣息便彌漫開去。
轟!!!
下方的觀眾轟然炸開。
“這是華國古代的服裝嗎?也太好看了吧!!”
“美!溫柔!婉約!那種美感……我真的形容不出來。”
“嗯……詩一樣的服裝。”
“或者用古典美這個詞。”
“古典美也不能完全形容……總之就是美到血肉里,美到骨子里去了。”
“我也好想穿這種衣服。”
而南韓國人看到這服裝反應卻更大。
“這不是我們南韓的南韓服嗎?”
“原來華國人也喜歡我們南韓服啊。”
“為我們國家感到自豪。”
“真的很漂亮啊。”
女主持人也是登臺,夸贊舒瑤漂亮,還道:“舒瑤小姐,看來您很喜歡我們南韓文化啊。”
“為什么這么問?”舒瑤感覺很奇怪。
“您不是穿著我們南韓的南韓服嗎?”主持人道。
舒瑤頓時就不快了,說道:“嗯,我們華國是一個文化高度包容的國家。所以對于國外文化,我們并不排斥,南韓文化也有讓我喜歡的地方。但有一點我要糾正一下,我身上這套服裝并不是南韓服,而是我們華國的漢服。”
“漢服又稱漢裝、華服,是從黃帝即位到公元17世紀中葉,在漢族的主要居住區,以“華夏-漢”文化、禮儀文化為背景,通過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獨特漢民族風貌性格,明顯區別于其他民族和國家的傳統服裝和配飾體系。”
“我們華國衣冠上國、禮儀之邦、錦繡華夏,承載了漢族的染織繡等杰出工藝和美學,傳承了30多項華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受保護的華國工藝美術。”
舒瑤特意在“華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幾個字上面加重了音調。
因為南韓正在為‘南韓服’申遺。
并且歪曲為漢服起源于南韓服。
這就很扯淡。
主持人正想辯駁。
但舒瑤根本不給他機會。
“南韓國曾經作為古華國的朝貢國,衣食住行甚至文字都都受到了華國深刻的影響。南韓的南韓服正是受古華國文化影響的產物。你們的古籍多由漢字寫就,這便是你們受到古華國文化深遠影響的鐵證。您總不會告訴我,漢字也是南韓國創造的吧?”
“這……”主持人都被舒瑤給說懵了。
轟!!!
一時間南韓炸了!!
南韓人瞬間凌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