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十里長安路,卷上珠簾總不如。
畫完之后,李愔不由對秀兒說道:“秀兒,畫好了,你過來瞧瞧,看畫的像不像?”
聽到李愔的話,秀兒不由說道:“畫好了嗎?快給我看看。”
很快,秀兒便來到桌前。
當看到自己畫像的那一剎那,秀兒完全被驚呆了。
在沒看到畫像之前,她才不相信,殿下真的會畫畫。
方才,她的欣喜種種,都是演戲而已。
直到看到畫像的那一刻,秀兒才發覺,殿下有多么的厲害。
畫的實在是太像了!
不,甚至都不能說是像了,簡直就是將自己拓刻進了畫像之中。
秀兒也見過一些畫像,以前覺得是極好的,但是和殿下的畫像一比,簡直連提鞋都不配。
額,其實秀兒見的,基本都是山水花鳥畫。
這種水墨山水,所求的本來就是似與不似之間的那種神韻。
人家求的就不是形似,甚至還有意追求不似。
所以,用像這個標準來評判山水畫和素描畫,本來就是血外行才干的事兒。
但是秀兒,本身就是個外行。
對自己的肖像畫,秀兒簡直是越看越愛。
“殿下,你畫的太好了,秀兒這輩子,從來都沒見過這么像的畫像呢!”
得到小丫頭的夸獎,李愔微微一笑,然后問道:“怎么,難道我寫的詩就不好嗎?”
秀兒不由尷尬地說道:“殿下,我,我不識字。”
額,好吧。
李愔本來還準備用詩作來驚艷一下這丫頭。
閑著沒事,收割一波小丫頭的崇拜之情,也是極好的事情。
但是沒想到,這丫頭居然不識字。
真是媚眼拋給瞎子看了。
秀兒可憐兮兮地看向李愔,央求道:“殿下,你能教秀兒識字嗎?”
李愔點頭道:“好啊。”
李愔的話,讓秀兒一雙杏目睜的大大的,又驚又喜又是難以置信地問道:“殿下,這是真的嗎?”
李愔微微一笑說道:“當然是真的,來,現在我就教你識字。”
對李愔來說,反正閑著也是閑著,還能打發時間,何樂而不為。
不過,卻是把小丫頭興奮壞了。
連忙聚精會神地坐到李愔身邊,聽李愔講課。
這個時代,學生啟蒙教材,一般都是千字文。
但是李愔覺得,對初學者來說,千字文還是太深奧了一些。
因此,李愔決定用三字經來啟蒙。
“來,我先教給你十二個字,你記好了。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三字經三字一句,朗朗上口。
只是兩遍,秀兒就記住了這一句。
接下來,李愔開始講解每一個字的讀音、書寫方式,還有含義。
用了小半個時辰的功夫,將這十二個字,全部講解完畢。
然后李愔就停止了今天的授課。
一天學習十個字,已經不少了。
等她學會了,再教新的不遲。
而此時,時間也不早了,李愔感覺困了。
便將秀兒趕走,自己上床睡覺不提。
第二天李愔起床之后,秀兒連忙過來服侍。
李愔還能聽到秀兒在不斷的背誦這十二個字。
這小丫頭,倒是真的喜歡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