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即眾人離開醉茗樓。
其實這一大桌子人,除了五古門的魁首之外,其余的都是他們帶來的手下,人數并不多,平均一位魁首帶來三個人。
畢竟這也不需要人多,因為關尋山特意請來了焦三帶來的五十名精干來當做身先士卒的炮灰。
整個隊伍一共六七十人,分別坐上了三輛軍需卡車,但這只是‘專業人士’,關尋山還額外的帶了兩百多人的士兵,主要防止途中遇到土匪什么的。
畢竟這可是在亂世,土匪的威脅也絕對是不可忽視的。
這么一支隊伍,就浩浩蕩蕩的驅車去了龍門山。
龍門山距離洛陽主城區只有十二公里的路程,龍門東山和龍門西山對峙,形似天然門厥,所以在春秋戰國的時候也叫做‘塞厥’,當年秦國名將白起曾在這里大破韓魏聯軍。
最著名的龍門石窟,也就是在這洛陽龍門山,只不過龍門石窟在龍門山與香山的結合處,而整座龍門山脈延綿兩百多公里,最高海拔兩千多米。
因為是驅車前往,所以不到半個小時,就來到了龍門山腳下。
關尋山是提前踩好點的,所以到了龍門山腳下之后,繼續一直沿東行駛。
沿著龍門山腳下的一條不太寬的土路,整整走了將近有一個小時,但車速也很慢,平均也就是三十邁,所以這一個小時也就走了三十四公里的路程。
直到前面的山路無法通車,這才停了下來,然后一行人開始浩浩蕩蕩的進山,至于關尋山手下的士兵,則留在了原地等候命令。
這屬于龍門山脈的中斷,恰巧也就是地勢最為險峻的一段位置。
前幾天的暴雪幾乎將整個龍門山脈所覆蓋。
站在山腳下仰頭去看,披著一層銀裝的龍門山脈依然巍峨,山上的樹木茂盛,很多常青樹依然帶著茂密的枝葉,頂著厚厚的積雪,正在融化,時不時的從樹上掉下來一大塊積雪,砸的嘩啦啦直響。
也就是因為現在正在化雪,山路潮濕泥濘,增加了進山的難度。
關尋山在最前面帶路,他好像不止一次來這里踩點,看上去對于這里的山路極其熟悉,就像是自家的后花園。
看來關尋山說他找這個墓,整整找了十年,也并不是完全吹牛逼的。
史書上記載秦桓王死后葬在了洛陽,而這龍門山脈屬于洛陽地區最主要的山脈,選擇葬在龍門山脈上,也算合情合理。
只不過這龍門山脈延綿兩百多公里,能把兩千多年前的秦桓王墓在龍門山脈找出來,關尋山這個名字有點歪,他怎么不叫‘關尋龍’?
一行人在山里走了大概一個多小時,直到下午的兩點多,終于到達了這龍門山脈中斷最高的一個山嶺。
站在山嶺上,俯瞰山景,更是顯得磅礴大氣。
當然了,高處不勝寒,這山嶺海拔一千多米,也更加的寒冷,即便是在晴朗的天空下,氣溫也是低在零度。
不少人都凍的把雙手插進袖口里,也沒有心情去欣賞這磅礴大氣的美景,此時最關心的當然是古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