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之前,迄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這兩千多年對于歲月的長河來說,也算不了什么,但是對于一座埋藏在地下的古墓來說,時間簡直太久了。
盜墓者掘墓,最喜歡的肯定是大墓,而且是時間久的大墓。
因為古墓的時間越久,從里面摸上來的東西就越值錢。
但同樣,古墓的時間越久,也就越危險。
因為越是近代的歷史記載的就越詳細,方便更加準確的摸清墓葬的情況,和葬式。
反之,年代越久遠,歷史記載的就越模糊,跟著模糊的還有墓葬的情況、殯葬習俗,包括葬式。
如果把這個年代危險分等級的話,唐朝之前算是一個等級,唐朝之后一直到秦朝算是一個等級。
而秦朝之前的大墓,那就屬于是地獄級難度!
為什么會這么說?
關于秦朝之前的歷史,史書記載的本身就不是很詳細,出土的大型墓葬也不是很多,可參考的資料就很少。
再加上秦朝之前,那是諸子百家爭鳴,甚至一些小國和少數民族部落都沒有被記載史冊,更別提什么墓葬了,危險程度可想而知,甚至一些經驗豐富的老夫子,遇到詭譎的古墓,臨死自己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因為完全沒有規律可尋。
而這座桓王鎮魂墓,正是在秦朝之前。
在奴隸殉葬坑群,唯有一副鐵懸棺是暴露在外的,這種葬法也是聞所未聞!
許天川感覺自己的盜墓知識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戰,《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沒有記載,《撼龍決》沒有記載,那就更別提什么《歷代帝王陵墓全解》了。
但可以肯定的是,這鐵懸棺的主人,即便身份也是奴隸,那也絕對不是一般的奴隸。
說了這么多廢話,那這個鐵懸棺到底是搞還是不搞?
說實話,許天川想浪一下,因為這已經勾起了許天川的極大好奇心。
什么‘不作死就不會死’,這可都是屁話,自己還有最后五年的壽命,這都不浪一下,那等著五年后安穩死?
但是許天川心里卻沒有底兒,打算靠近了看個仔細再做開棺的決定。
下面的鐵懸棺距離自己還有將近二十米的距離。
等到許天川走到距離鐵懸棺最近的位置,還有將近五米之隔,因為鐵懸棺不是在臺階的旁邊。
臺階是傾斜向下的,而鐵懸棺在與臺階呈平行線的位置,也就是許天川的臉正前方。
離得近了,許天川也看的更加仔細。
巨大的鐵懸棺被七八根鐵棍支撐底部,緊貼著裂縫峭壁放置。
因為右側面緊貼著峭壁,頭朝前方,以許天川的角度,能勉強看到鐵懸棺的底面和左側面。
雖然經過了兩千多年,這鐵懸棺居然沒有絲毫的腐銹痕跡,表面呈現一種暗黑色,上面鑿刻著很多密密麻麻的畫。
古人的畫,尤其是秦朝之前的,可并不像是唐代之后,講究寫實,畫的栩栩如生,活靈活現。
秦朝之前的很多壁畫重在‘畫意’,再簡單粗暴點來說,那就是畫的相對比較粗糙,就像是三歲小孩兒拿著水筆畫畫,兩三筆加上一個圈圈,代表的就是一個人,線條往下彎一點就代表著人在鞠躬……
這種沒有任何古文字的畫,是最難理解的。
許天川雖然擁有《天鑒秘術》的本領,但看起來也比較吃力。
在鐵懸棺的底部,畫的是一個類似于圖騰的圖案,但卻是許天川從來都沒有見過的圖騰,也沒有出現在《天鑒秘術》中,不像是動物,更像是太陽和月亮的結合,一個圈圈,里面還有一個半月。
古人崇拜太陽和月亮,這個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