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有兩盞礦燈的光亮充斥到了墓室,但許天川主要還是憑借著夜視眼,一眼掃過整個墓室,基本上就看了個一目了然,盡收眼底。
并沒有看到焦三的身影。
焦三不在這間墓室。
但墓室的地面上有幾滴蠟水,又延續著滴到了墓室西面的一條甬道內。
也就是說焦三只是從這間墓室路過了一趟。
至于墓室西面的甬道,按照整座陰墓的構造,正是通向主墓室的。
除此之外,許天川還特別的在這間墓室內注意到,這墓室里放著十二個黑色的壇子,分別呈正三角形的位置,擺在墓室的四個角落。
這十二個黑色壇子有接近一米高的,圓口大肚,形狀類似于農村腌制咸菜的壇子,又像是水缸,但是卻比水缸小了幾號,每個壇子的上面都以一塊紅布封口,并且還緊緊的系著一條紅繩,再蓋上一個圓形的蓋子,壇身的上半部分有鳳鳥的圖案,下半部分是樂器,除此之外還特別的用紅色墨汁在上面寫著一個‘囍’字,左下方還有兩行紅色小字,寫的是人名和入葬時間,洪武十一年,和十公主的入葬時間一模一樣,上面的名字也都是丫鬟婢女的名字。
顯然,雖然墓室角落有一些陶瓷器和精美的玉器,但這并不是一間陪葬品室,而是一間陪葬室!
準確的來說,這也不是壇子,而是甕,全名甕棺!
甕棺也就是一種葬具,和棺槨的用途一樣,用來收斂尸體的,在明代的墓葬中也是比較常見。
而這十二個甕棺,正是十公主身邊的十二位殉葬婢女的葬具。
但是因為甕棺最早出現在新時期的早期,歷史比較久,所以類型和關于甕棺的地方習俗也特別多,五花八門。
最為典型的葬法習俗中,甕棺是專門用來安葬嬰兒和年幼的小孩兒的,或者是二次回葬,把遺骸和骨頭渣塞進甕棺中,因為成年人他也沒辦法塞進這么大點兒的甕棺里。
所有的甕棺下面都會留有一個小孔,寓意著亡魂能夠自由地從甕棺進出。
關于這個說法,很早之前就有,所以甕棺下面必有一個小孔,關于這個最起碼可以追溯到兩千年前。
也正是因為有這個說法,從而還衍生出了另外一種說法:“以甕棺為葬具,可以讓陰魂不滅!”
“小叔,這里出現甕棺很不正常!我看西面的甬道內還留有焦兄弟用蠟水做的記號,焦兄弟肯定是去了主墓室,這個地方不宜久留!”
刑常貌似也感覺到這里出現甕棺的陪葬極不正常,并且提前對許天川釋放出了危險的信號。
十二位殉葬的丫鬟婢女用甕棺為葬具。
雖然在古代丫鬟和婢女的身份低賤這個不假,但好歹也是公主身邊的宮女,怎么可能會無緣無故的用甕棺為葬具?
因為甕棺是專門用來安葬嬰兒和年幼的兒童的,或者是二次回葬,放入骨頭渣。
這些十二位丫鬟婢女既不是年幼的兒童,也不是二次回葬。
莫非……
許天川瞇了瞇眼睛:“莫非這些甕棺收斂的是十二位丫鬟婢女小時候的尸體?”
許天川的腦海里不禁想起了這么一個滑稽的梗……
言歸正傳。
排除這以上的兩種可能性,那么就只剩下了一種可能!
“用甕棺為葬具,讓其陰魂不滅!”
單純的甕棺肯定不能直接保證其陰魂不滅。
而眼前的這些甕棺就極不單純,上面不僅有鳳鳥和樂器紋飾,還有一道符!另外還蓋上了紅布,特意用紅漆寫上了名字。
正所謂‘笑面尸,赤衣兇’,遇到陰魂并不可怕,但最忌諱的就是遇到紅色的鬼,尤其是穿紅衣和紅色繡花鞋的。
所以這使用甕棺的用意還并不只是簡單的讓其陰魂不滅,還想讓陰魂變成厲鬼!
剛才好像也有說過,這甕棺是專門用來收斂嬰兒和年幼的兒童尸體的葬具,或者是二次回葬,用來裝碎骨頭渣的,因為成年人根本就塞不進去。
那為什么還能容得下婢女丫鬟的尸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