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答應讓其一試,云天道人將十公主接入天云道觀,在道觀殿內豢養著一條巨蟒,名為‘虬(qiu)蟒’,云天道人稱此乃是上古神獸虬龍之后裔,能庇佑驅除病疾。
除了虬蟒庇佑驅除病疾之外,天云道人還為其配制一副藥方,以硫磺、水銀和黃金為主,以人參、鹿茸和靈芝為輔,碾至粉末熬成濃湯,日服一次。
雖明太祖有所疑惑,但也愿意一試。
日服一次,十公主的病疾確有好轉,服之數月病疾卻有消退,但無奈藥不可停。
即便如此,明太祖仍大喜,重金修繕天云道觀,至此十公主每日服藥劑,每月前往天云道觀一次,受虬蟒庇佑驅除病疾,持續十載……”
這只是壁畫中內容的一半。
聽起來好像很玄乎,對于無神論者來說,這個所謂的云天道人感覺就跑江湖,賣狗皮膏藥的騙子,只是看出了十公主的病根,至于所謂的能驅除病疾的虬蟒,以硫磺和水銀黃金作為藥引,日服一劑,藥不可停,都是故弄玄虛,為了長久的騙吃騙喝。
關于這一點,在迷信影響下的古代,真的一點都不奇怪。
如果換做剛剛來到這個世界的那會兒,許天川肯定也會這么想,但知道這個世界有超自然現象的事情后,那么看法自然就變了。
首先以硫磺水銀和黃金作為藥引,日服一次吃了十年都沒死,這一點就很匪夷所思。
另外還有這虬蟒!
在《山海經》和《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包括一些古墓傳記上都有關于虬蟒的記載。
上古有一中小龍,名叫虬龍,額頭有角,體型小,屬于一種瑞獸。
而這虬蟒,其實就是蟒蛇身上擁有虬龍的血統,再簡單粗暴的來說,就是虬龍和蟒蛇的一種雜交串串品種,擁有蟒蛇的碩大體型,全身覆蓋鱗片,額頭雖然鼓起大包,但是因為血統不純,所以長不出角,就稱作為虬蟒。
這一點和壁畫的文中所述一模一樣,所以絕對不是巧合,也增加了一些真實性。
但是在《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中記載,這虬蟒雖然身上擁有瑞獸虬龍的血統,但主要還是蟒,實則是一只惡獸,曾經在古墓的壁畫中出現過虬蟒的形象!
是的,即便是在《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的記載中,也只是其形象和傳說,并沒有關于虬蟒的真實存在記載,甚至是別的書籍記載中,記載的也只是其形象和傳說。
這就等于是一個像真龍一樣虛渺的形象傳說。
至于虬蟒的形象為什么會出現在古墓中,在《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中也沒有答案。
但是在壁畫的后半段所述中,卻找到了那么一絲絲的解釋。
而且后面一半也是貫穿全文最為重點的。
翻譯過來的解釋就是:“明太祖將年僅十七歲的十公主許配給了開國功臣之子常英烈,虎父無犬子,常英烈也是一名武將,跟隨父親為大明江山開疆擴土,戰功顯赫,并且文武雙全,相貌不凡,十公主對于這樁婚事也是極其滿意,二人相濡以沫,但天公不作美,常英烈在一場戰役中兵敗陣亡,十公主為此傷心欲絕,導致舊疾發作早薨。
明太祖為此大怒,將怒火燒到了天云道人的身上,欲將天云道人斬首以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