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首citypop,三首近藤真彥,一首跟松田圣子的合唱曲,這就八首了,最后兩首,是林樂選出的,真正優秀,足以以此沖擊百萬的作品。
其中一首是之后準備在圣誕節綜藝上公開的作品,而另一首就厲害了,《ワインレッドの心》,酒紅色的心,安全地帶玉置浩二作曲,井上陽水作詞,84年拿到年度銷量第二的作品。
筒美京平擔心的,就是林樂唱不好這首歌。
中年后的玉置浩二可以說是RB歌壇唱功最最頂尖的那批,即使現在,他的唱功實力也是林樂遠遠比不上的。
所以在挑選專輯歌曲的時候,林樂其實遲遲無法做出最后決定,他跟筒美京平的討論,絕大多數時間都是在討論是否要選擇這首歌。
林樂是不太想選的那個,而筒美京平則是相對比較堅持的那個,在他看來這首歌真的太好了,只要不是特別沒辦法,否則他舍不得給林樂以外的人去唱。
但這首歌對林樂來說確實太難了。
那韻韻味兒,那顫音,那轉音,那強弱轉換,情感釋放……
沒辦法,林樂只能略微調整原曲的難度,并不存在什么只要用心就能練好,他跟筒美京平都很清楚自己的極限在哪里,而這首歌的極限,是現在的林樂達不到的。
再怎么練也達不到,所以只能做調整。
即使調整也沒有調整太多,對林樂來說還是太難,所以從11月見了筒美京平之后,到12月中旬,一個月的時間里,林樂每天的行程基本就是家,錄音棚,剪輯室的三點一線,到12月中旬,他終于算是勉強把自己的唱功提升到一個能掌控稍微簡單一些的《ワインレッドの心》的程度,然后剪輯那邊也是把魔改版的《DoctorX》拍完了。
從這時他才終于開始再度頻繁往電視臺跑,推薦自己的這第一部導演跟編劇作品。
這部劇要說賣是不愁賣的,松田圣子跟河合奈保子兩大主演的名字打出去就能保證一定收視率了。
所以電視臺考慮的是質量,兩個少女的經紀公司考慮的是口碑,而林樂考慮的是……播放時間跟配套宣傳。
能不能賣出去從來不是關鍵,11點,12點,還是10點甚至9點播才是關鍵。
如果12點播的話,電視劇最多可能也就有1%的收視率,11點的話搞不好能到5%,在這時代已經是個很低的收視率了,但如果能在10點播,勉強擠進黃金檔的話,收視率說不定能沖下10%,再往前到九點檔?那可就發了,收視率是20%起步!這時代的電視臺就是這么不講道理!
可惜林樂是不可能談到九點檔的。
八點跟九點檔在這時代都是極受關注的作品,電視臺不會給一個投資不怎么樣的純新人導演跟編劇。
哪怕有兩大偶像,有三人合體的話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