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國京城,分為十八個坊,級別與縣相同。
陰陽司在這十八個坊都設了坊司,每個坊司都由一名百夫長管轄,其下又有數名十夫長,十多名伍長,以及數十名快刀手。
每日里,百夫長都布置手下到所在坊的大街上東游西逛,打聽消息。
大約從昨天晚上開始,陰陽司的兄弟就聽到京城中有兒童傳唱:“三百年前田,三百年后譚;三百年前田無水,三百年后潭水深。”
稍微有點朝局常識的人都知道,這個童謠中的“譚”,指的就是邊關大將譚深。
而且,童謠將譚深與田無水放在一起類比,那就是說,譚深就算不造反,未來也會跟田無水一樣,會變成為禍人間的尸魔。
傳唱這個童謠的人殺人誅心,看來是非要將譚深置于死地了。
于是,今天早晨,陰陽司的人立即將這個情況反映到陰陽司總部。只可惜,萬夫長大人已經上朝去了。只有等他退朝,那時候大約是下午了。
高山想了想,就對那個反映情況的百夫長說道:“老曹,這事你先派人盯著,盡量不要打草驚蛇。我到街上去看看!”
“是,高大人!”
高山雖然是個千夫長,卻只負責鳳仙郡,京城的百夫長完全可不以買他的帳。但是人家是萬夫長最器重的人,誰也不敢不給他面子。
高山吃了早飯,換了身便衣,就出了陰陽司,走上大街。
他看似漫無目的,卻是豎起耳朵,靜靜聽著周圍路人的議論。
不知不覺間,他來到了鳴鳳坊的地界,這里已經不是老曹的地盤了。
前面跑來一群四五歲的孩子,他們每人都舉著一個糖人,一邊舔著糖人,一邊念著兒歌:“三百年前田,三百年后譚;三百年前田無水,三百年后潭水深。”
高山立即從街邊小販的手中買了幾個木刻的面具,向著小孩子迎了上去。
孩子們看到面具,立即停下了腳步,圍在高山的身邊,嘰嘰喳喳,似乎對面具十分感興趣。
“小家伙,你們是不是想要?”高山笑著問道。
“想!”孩子們齊聲答道。
“回答我一個問題,我就給你們一人一個!”
“那你問吧!”
“你們唱的這個兒歌,是誰教你的?”
幾個孩子齊向后指:“那邊有個叔叔說,只要我們學會唱這個兒歌,他就給我們買糖人!”
高山早就有預料,肯定是有人編好了兒歌,教孩子們傳唱的。
他又問:“那個人長什么樣?”
“比你大點!”
“留著胡子!”
“臉上有疤!”
“穿著黑色的衣服!”
……
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說著,很快,高山就對那人有了大致的印象。
他將那些面具全部分給孩子們,然后快速向鳴鳳坊的深處走去。
剛剛走出有遠,前面又有一群孩子。不過,這群孩子沒有唱歌,而是在追著一個成年人,向那人討要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