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修,顧名思義,就是專門修習劍道的修士,這種人在修真界極多,畢竟劍乃百兵之王,高端大氣上檔氣,大家都愛練。
但是就像學畫畫的人那么多,貝多芬只有一個一樣,練劍這件事,也是看天分的。
娑婆世界劍修很多,但是劍豪非常少,因為只有領悟了秘劍意的劍修才有資格被稱之為劍豪。
所謂的秘劍意,便是個人對于劍道的感悟達到一定的境界后,領悟的真諦,秘劍便是真諦的具現化。
修真界名氣最大、最神秘的三大秘劍之一黃粱一夢,一劍斬出,可以讓人一夢千年而不醒,直接老死在夢中。
據說那位最初領悟了這道秘劍意的劍修,是一位佛修僧人,他在滾滾紅塵中行走上千年,迷失了自我,最后因為一個契機,一朝頓悟,不僅在菩提樹下坐化飛升,還留了這道秘劍,以警示提點后人。
功名利祿如浮云,萬般諸法皆成空!
領悟秘劍意是只有奇才劍種才能辦到的。
因此修真界有一個共識,那便是秘劍無處可學,無法教授,只能靠頓悟。
也就是說你生下來有這個天分,你就可能成為劍豪,如果沒有,那么抱歉,你拼盡一生去練劍都沒用。
這就像普通人想靠學習達到愛因斯坦或者牛頓那種程度,簡直是癡人說夢。
一位劍修如果能領悟出秘劍意,其成就相當于文人騷客寫出了一首膾炙人口足以傳世的無雙詩詞。
看看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才有幾人能留下詩才大名?留下一首老少皆知的經典?
頓悟這種事情,太過于虛無縹緲了,除了那些絕世的奇才劍種,可以從一粒卑微的砂塵中體會到一生極樂,可以從一個孩童的淺笑中感受到一世塵緣,進而領悟劍道的真諦,普通人就別想了。
但是,正如佛祖不會趕盡殺絕任何螻蟻,天道給你關上一扇門的時候,也會給你打開一扇窗。
劍修們可以通過感悟參詳劍豪們留下的秘劍帖,來嘗試著頓悟秘劍意。
這就像書法,種花家五千年歷史,才有幾種書法問世?
屈指可數!
自創一種,真的太難了,但是照帖臨摹,還是能誕生一些書法大家的。
根據史料記載,目前娑婆世界的修真文明經歷了數十個元會,數百萬年,已知的秘劍也就一百零八種。
參詳秘劍帖是頓悟秘劍的一個捷徑,不過極少人能走,因為秘劍帖太珍貴了,等閑修士得不到。
首先,能制作秘劍帖的劍豪,最差也得是金丹境界,還得修出了第二元神,然后用身外化身之法,將這道元神斬下,烙印在南柯神木上,才能形成一本完整的秘劍帖。
正所謂金丹大成,橫行天下,從這句俗語便能看出這個境界是多么的強橫,自然也意味著其珍貴程度。
身外化身之法,有優劣之分,品級高的功法修煉出的身外化身比本尊還要厲害,自然也就提升了秘劍帖的成功率。
再論元神,先不說修出第二元神有多難,單是斬下來,對修士來說本身便是一次巨大的傷害和損失了。
沒個百八十年,別想恢復。
最后是南柯神木,這東西是一種很罕見的靈木,它無法被眼睛看到,只有當修士夢游的時候才能看到它,而且學識太淺,認不出來,境界太低,砍伐不斷。
由此可見,制作一幅秘劍帖是何等的艱難了,那都是劍豪留給后世子孫的無價之寶。
小仙州八大豪門之一的太平劍宗,以修習劍道為主,道統傳承了數個元會,可即便如此,也只攢下三幅秘劍帖。
而且為此物爆發的宗門大戰,不下百場,幾乎每一次都是滅門危機,能挺過來,實屬不易。
當然,世間不缺天才,自然也少不了瘋子。
有少數劍豪,隨心所欲,根本不在意烙印秘劍帖成功與否,他們興之所至,或者在人生值得銘記的地方,會試圖留下自己的秘劍意。
這就像人們旅游的時候,去了風景名勝之地,總是想在那些建筑上留下某某到此一游的記號。
此時陸安之眼前的大石頭上,有一道狹長的劍痕,它就是一幅秘劍帖,價值連城。
如果陸安之能從上面領悟出秘劍,便能成為劍豪,入了飄渺宗,即便不被當做種子栽培,也會被高看一眼。
至少門派給的福利,要比普通弟子好一個檔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