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十份大唐帝國和紫月帝國的土地,則會根據各國對整個聯軍后勤保障所付出的情況,對各國進行補償。
原黑勒國所擁有的大約六百萬平方公里土地,在諾奧米帝國的強烈要求下,其他六國同意支持黑勒國戰后復國。
沙拉德帝國也在這場會盟當中,保住了其在流云帝國境內的全部利益,為此沙拉德帝國答應,流云帝國參加這場戰爭的四百萬陸軍,將不會計算在沙拉德帝國參加戰爭的兵力之中。
根據七位首相所制定的戰后利益分配原則,他們七個國家的仆從**隊,參加這場戰爭的數量,也將算在各國參加戰爭的總兵力里面,也就是說,如果已經被看做是沙拉德帝國仆從國的流云帝國,最終有一千萬陸軍部隊參加了這場針對大唐帝國和紫月帝國的戰爭,那么在戰后利益分配的時候,流云帝國一千萬的陸軍部隊,只能有六百萬算在沙拉德帝國的頭上。
吉斯克帝國也與沙拉德帝國一樣,在這場七國會盟的會議中,保住了其在天星帝國境內的全部利益,為此吉斯克帝國也答應,天星帝國參加這場戰爭的三百五十萬陸軍,將不會計算在吉斯克帝國參加這場戰爭的兵力之中。
大唐歷3013年九月十日的傍晚,在沙拉德帝國首都費尼城的皇宮之中,首相舒里克把兩張紙遞給了皇帝赫里斯,“陛下,經過這兩天的商議,我們七個國家的首相,基本上對戰后利益分配的方案達成了共識,這兩張紙的上面,就是具體的分配方案,不知陛下認為如何?”
皇帝赫里斯匆匆把手中兩張紙看了一遍之后,臉上露出了笑容說道:“辛苦首相了,這份戰后利益分配的方案很公平,而且我們沙拉德帝國也等于保住了在流云帝國境內的全部利益,還取得了西部戰區的軍事指揮權,朕對這份分配方案非常滿意。”
按照七個國家首相的商議,七國聯盟勢力與大唐帝國、紫月帝國接壤的地區,將會分為三大戰區,分別是東部戰區、南部戰區和西部戰區。
流云帝國以及在流云帝國以北、原黑勒國以東的瀾水國,被劃為了東部戰區,瀾水國與莫尼亞帝國關系密切,雖然莫尼亞帝國在瀾水國境內沒有駐軍,但是瀾水國的海軍和陸軍之中,卻有著眾多莫尼亞帝國的軍事教官,幾大強國也早已承認,瀾水國是莫尼亞帝國的勢力范圍。
瀾水國的國土面積大約在四百萬平方公里,其境內大部分地區為草原,擁有八個行省,人口在一個億左右,大約百分之九十都是唐族人,剩余的百分之十是羌族人,不過羌族人卻是整個瀾水國的統治階級。
另外屬于諾奧米帝國勢力范圍的烏卑國,還有屬于英羅巴帝國勢力范圍的東堯國,也被劃入了東部戰區,不過七國聯盟陸軍部隊的主力,一般情況下不會進入烏卑國和東堯國的境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