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幾天,朱由檢和魏忠賢的關系極度融洽。
朝堂上各種難以處理的奏疏,皇帝幾乎都會詢問魏忠賢的意見,而對方給出的建議,皇帝也大都不做修改,直接予以采納。
也因此,感覺得到了新帝青睞,地位依然穩固的魏忠賢,逐漸地放松了警惕,對于朱由檢的試探,開始由后宮,轉入前朝。
這一日,下朝返回乾清宮后,朱由檢臉色有些不好看,簡單的吃了些東西后,便單獨召見了陸凡。
“陸凡,你是局外人,有些事情看得更清晰一些,今日朝堂上有件事情,你幫朕參詳參詳,此事,朕有些拿不定主意。”
“陛下但說無妨,微臣自然知無不言!”
朱由檢也沒有繞彎子,言簡意賅的將今日朝堂中的事情講解了一番。
簡單來說,今日朝堂上,一些魏忠賢的舔狗們開始接連上疏,為魏忠賢大唱頌歌,一些臣子更是建議皇帝在京中為魏忠賢建立生祠,以表彰其功績。
看得出來,此事朱由檢還是很氣憤的。
“陛下,若無意外,這應該是魏忠賢對陛下您最后的試探了,此事處理得當,接下來的日子,陛下便可以從容布局,鏟除閹黨了!”
憑心來說,以魏忠賢為首的閹黨,也并非都是什么奸佞小人,對于明朝江山的穩固,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但可惜,此時的朱由檢,滿腦子都是徹底解決掉閹黨,真正意義上的掌控朝堂,這等時候,陸凡又不是缺心眼,自然不可能和皇帝的心意背著來。
“我也知道此事是魏忠賢的試探,但若是真同意了那些奏疏,在京中為其建立生祠,以后整個朝野,朕還有何威望?”
在朱由檢看來,此事頗為棘手,若是直接不同意建造生祠的奏疏,魏忠賢有可能會惱羞成怒鋌而走險,這是他不愿看到的。
但若是真就同意了那些奏疏,在京城乃至大明各地建立生祠,恐怕以后整個大明只知有九千歲,而不知有皇帝了!
“對于這些奏疏,陛下可以先留中不發,批閱奏折時,最好一直保持微笑,莫要讓魏忠賢看出什么。”對于皇帝的焦慮,陸凡直接給出了建議。
“哦?”朱由檢皺眉,有些疑惑,奏折一直留中不發,也不是個辦法啊。
“陛下,此時朝堂閹黨勢大,但也并非是閹黨一家獨大,如此多的臣子為魏忠賢歌功頌德,而陛下卻遲遲不表態,想必心里最慌的,還是咱們那位魏公公!”
“閹宦掌權,最大的缺陷,便是他的權勢來自于皇帝的恩寵,只要那魏忠賢不傻,他就不會繼續任由今日朝堂上的情形繼續下去,以免被陛下所厭惡,失了寵信!”
“也對!”朱由檢略一思索,隨后露出微笑,道:“以朕這段時間對魏忠賢的了解,此次試探無果,他應該會自己上奏疏來請求停止建立生祠,到時朕不溫不火的做個批復,順水推舟同意他的請求,既可抑止了朝野上下對魏忠賢的崇拜,又不致引起魏忠賢的惱怒。”
“陛下圣明,大明中興,指日可待!”
“哈哈!”
朱由檢很是愉悅,和陸凡相處起來,他感覺很是舒坦,比之和那些朝堂上的官油子們打交道,要簡單舒暢的多。
那些人,上個奏疏,羅里吧嗦的一大堆最終也給不了一個明確的建議,而陸凡一開口,便直指問題要害,端是不可多得的能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