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鋒!”
城下,后金軍的號角聲嗚嗚響起,后金軍也看出來這么下去不是辦法,此時距離城墻已經不遠。那些扛著長梯的輔兵以及身穿兩層鎧甲的死兵,直接舍棄了盾車,向著城墻處沖鋒而去。
受到拒馬、壕溝、鐵蒺藜的阻擋,不少輔兵倒在了沖鋒的路上,但其身后的死兵,踩著戰友的尸體,扛著長梯,繼續向前沖去。
不得不說,單論戰斗意志,如今的大明各鎮邊軍,和后金軍真的沒有可比性。
這個時期的后金軍,面對大明軍隊,經常出現幾十人追著幾千人砍的情形,面對明軍,他們有種天然的心理優勢。
在他們的眼中,明軍無非就是仗著城池以及火炮等防守利器罷了,但只要能攻上城頭,殺上幾個明軍,整個大明守軍,就得瞬間崩潰,四散逃亡。
后金軍在瘋狂的沖鋒,他們身后,身穿輕甲的弓箭手,開始尋找掩體,將目標從殺傷炮兵,轉向火銃兵。
一波接一波的箭雨,向著城頭拋射,對著火銃兵的位置,進行火力壓制。
一些在垛口處剛剛射擊完畢的火銃手,還沒來得及退下換彈藥,迎頭便被箭矢射倒在地,慘叫聲不時地在城頭上響起。
不得不說,這些蒙古射手的弓箭真的是又準又狠,幾乎在極短的時間內,便有三十多個火銃兵被射倒在地。
但好在東路軍需物資充沛,哪怕是火銃兵身上都穿有鐵甲,只要不被正面射中面門,利箭大多都無法破甲,就算偶爾有幾個被射穿了甲的倒霉蛋,也不致命!
但即使如此,弓箭可怕的沖擊力,依然使得不少被射中的火銃兵感覺胸口劇痛難忍,短時間內,很難能繼續起身戰斗。
戰鼓聲、號角聲、火銃聲、嘶喊聲、痛苦嚎叫聲,在這個靖擄堡城池前,交匯在了一起,匯聚成了一曲死亡悲歌。
受到后金軍弓箭壓制,城下的后金軍輔兵,終于有了喘息的時間開始清理地面上的障礙物,而一些死兵,更是終于沖過了五十步的死亡防線,架起了長梯,口中咬著戰刀,開始奮力向上攀爬著。
“火銃手,后撤!”
“輔兵,掛懸戶!”
沈煉的命令接連下達,隨著后金軍的死兵開始爬長梯攻城,火銃兵的作用已經不大,接下來,就是正兒八經的城墻守衛戰了!
一列列由靖擄堡民壯組織的輔兵,冒著敵人的箭矢,將一個個掛滿了床被的懸戶抬到垛口處,更是提著桶將水潑灑上去。
被水浸透的棉被,力沉而堅韌,可以有效的阻止敵人的弓箭,不少射來的箭矢,紛紛被擋在了垛口外,無法射進來,這也使得不少火銃兵松了口氣。
他們也是第一次見識到后金軍的弓弩威力,那準確度,簡直高的令人難以置信。
“戰兵就位,滾木準備!”
隨著命令下達,兩名戰兵一組,扛著沉重的滾木,順著城下的長梯推了下去。
下一刻,一陣陣慘叫聲不斷響起,正在長梯上攀爬著的死兵,猶如一長串的螞蚱,被滾木迎頭砸下,挨個滾落砸了下去,死傷慘重。
仗打到這里,后金軍所組織的死兵,已經死傷半數之多,輔兵更是傷亡殆盡,但即如此,豪格那里,依然沒有鳴金收兵的意思。
死兵之后,五百多名同樣身穿兩層鎧甲的精銳白甲兵緊隨其后沖了上來,他們踩踏著地上的尸體,避開了拒馬、鐵蒺藜等防御物,如同狼群一般嗷嗷叫著,殺到了城墻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