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公眾號:書友大本營,關注即送現金、點幣!
這需要專門開辟出合適的田地,然后一代代的培育、選種,按照趙山河等人的說法,運氣差點,可能需要十幾年時間才能培育出適合大明北地氣候的優良種子。
對此,陸凡也是無奈點頭,培育優良品種這種事情,本身就是一個試錯的過程,只能一點點摸索,需要花費時間來碰運氣。
在他的印象中,番薯玉米等高產作物,似乎是到了順治、康熙年間,才真正被培育出優良的品種,在全國各地廣泛種植,養活了數以億計的百姓。
正因此,所謂的康乾盛世,也在后世被稱之為番薯盛世,畢竟在古代這種靠天吃飯的時代,能讓百姓餓不死,也足夠吹一輩子的了。
商量完大同鎮的各種發展問題,接下來,不可避免的,眾人便說到了對外用兵這一塊。
天津大捷后,大同鎮將士對于所謂滿萬不可敵的滿洲八旗,早已沒有了忌憚之心。
如今已經開春,天氣漸暖,不少想要獲得軍功的將士接連請命,請求侯爺能出兵遼東,一舉滅了建奴這個盤踞遼東數十年的大敵。
不僅下面的將士們想要出征,就連殷澄等擁有爵位的高層武將,也是一個個有此想法。
以前在大明百姓乃至朝廷的印象中,戰爭,意味著死亡,意味著耗費錢糧,意味著災難。
但在大同鎮將士乃至百姓看來,戰爭就是軍功,是財富,是地位。
別人都是越打越窮,但永昌侯卻不同,大同軍是越打越富,越打越強,每一次戰爭之后,大同鎮的繁榮程度,都能極為明顯的提升一大截!
對于遠征遼東的情況,陸凡并沒有同意。
他還需要留著遼東的建奴來牽制那數十萬的遼東邊軍,若是現在就把建奴這個大明的外患滅了,以后朝堂百官空出手來,恐怕就得開始給他大同鎮使絆子了。
“建奴咱們暫時先不動,不過北邊的蒙古草原,倒是可以動一動了!”
相比之白山黑水的遼東地區,大同鎮北邊那一望無垠的草原,更加令陸凡心動。
在這個冷兵器時代,戰馬意味著什么,任誰都能懂得,北邊那片一望無垠的大草原,簡直就是天然的牧場,這等寶地,他早就惦記許久了。
以前忙著發展抽不出來身,如今大同鎮兵強馬壯,建奴一時半會也折騰不起來,也是時候對草原那群蒙古人,動手了!
聽聞侯爺要對草原用兵,殷澄等人自然是一百個愿意。
對于他們來說,打哪里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沒有仗可以打,有沒有油水可以撈。
戰馬問題,一直是困擾大同軍的重要難題,經過兩年多的發展,大同軍的騎兵軍團也不過只有兩萬余人,除了挑選騎兵的要求高之外,更重要的一點,那就是戰馬數量嚴重不足。
而若是能開疆擴土,將北面的草原納入大同鎮掌控中,這一難題,自然會迎刃而解。
一想到十萬鐵騎縱橫南北橫行無敵的場面,殷澄等人頓時熱血沸騰難以自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