檄文一致,爾等蠻夷需開城立降,膽敢不從,天兵一致,寸草不生,格殺勿論,勿謂言之不預也!”
一片言簡意賅的檄文寫完后,陸凡看向麾下眾人,問道:“感覺如何?”
“太霸氣了!”殷澄率先奉承道,別管到底好不好,先吹一波總沒錯。
“有理有據,侯爺大才!”
“一眼便能看懂,比那些文縐縐的檄文要好多了,侯爺果非常人!”
對于眾人的吹捧,陸凡笑了笑,隨后吩咐王定安,將檄文連夜印刷,刊登在大同時報上。
大同時報,是陸凡成為總兵后弄出來的東西,屬于大同鎮的官方喉舌,一些政策還有時事都會定期刊登在上面。
屬于大同鎮百姓必不可少的讀物,也是他們了解大同鎮乃至大明其他各地情況的重要渠道。
同時,殷澄那邊也接到了命令,安排人手將這封檄文出塞送到北方的草原部落中,限期十天給與答復。
.........
草原那邊,還沒有給出答復,而大同鎮這邊,隨著檄文在大同時報的刊登,幾乎整個大同鎮的百姓,都已經知曉,一場新的戰爭就要開始了。
對于戰爭,和大明其他地區的百姓不同,這里的百姓反映極為熱切,尤其是當地的商人們,更是接連走動拜訪各處官員,為接下來的財富積累,做準備。
每一次永昌侯對外用兵,都是大同鎮財富暴漲的時機,有抓住了機會的小商販一躍而起做大做強的,也有大商人固步自封逐漸衰落的。
在這里,只要你關心時政,有敏銳的政治嗅覺,一夜暴富的奇跡,隨時都有可能發生。
比如,有些政治敏銳的商人,就從總兵府下達的一道道政令中,看到了財富密碼。
以前大同軍外出征戰,是純軍事行動,只殺敵,不占地,而此次征討蒙古,總兵府那邊傳達的意思,則是要將打下的疆土逐步占領下來。
開疆擴土,自然少不了后續百姓的遷移,而商人在其中所能發揮的作用,則會大幅度的提升。
一些武裝商會,已經聯合起來,向總兵府遞交了多次申請,此次大軍征討塞外,他們這些武裝商團,也想一同跟隨。
武裝商團,顧名思義,乃是有武裝護衛隊力量的商團,他們麾下的護衛隊,都是得到了武者考核處認可,擁有武者勛章的武者,少則數十人,多則上千武者人數,算起來,也是股不小的力量。
對于大同鎮各大商會的申請,楊萬里、趙山河等人經過多次探討,更是詢問了肅寧商會管事的意見,最終,此事,被呈送到了陸凡那里。
對此,陸凡則是大筆一揮,寫下了同意二字。
能留在大同鎮的商會,都是認可總兵府政令按時履行繳稅義務的商人,對于這些守法商人陸凡向來優待有加。
比如每次大軍出征所得收獲,一些盈余的物資,財政司那邊都會以較為便宜的價格出售給當地商人,之后這些大同商人,再將貨物售賣到大明各地,從其中賺取豐厚利潤。
當初清理完晉商八大家后,為了穩定民心,陸凡曾與當地商人做出過許諾。
按照陸凡的說法,只要不把手伸到百姓的土地上,總兵府吃肉,遵紀守法的商人,都可以跟著喝湯。
對于這個承諾,陸凡也確實是如此做的,坐鎮大同三年以來,商人無論是地位還是財富,都比之以往有了大幅度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