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宣鎮兵馬,李自成自始至終都沒有放在眼中,他所看重的無非就是盧象升一人罷了。
盧象升畢竟是宣大總督,名義上宣鎮、大同二鎮的最高長官,老盧若是肯降,以他的威望,那陸凡還能繼續硬撐著不降?
整個大明朝,李自成唯一忌憚的,只有陸凡的大同軍。
也正因此,別看他在大明各地一路劫掠很是火熱,但卻始終跟大同鎮保持了默契,每次都會繞過大同鎮,雙方之間從來都沒有爆發過正面沖突。
大同軍強不強,他心里多少有數,畢竟是可以壓著建奴、蒙古韃子打的強軍,若是能不戰而屈人之兵便讓陸凡歸順,那是再好不過了。
新朝初立,百廢待興,接下來他還要為登基做很多準備,能不動刀兵最好是不動刀兵。
正因此,對于陸凡,李自成開出了哪怕是連劉宗敏等大將都極為眼紅的待遇。
世襲國公!
只要陸凡肯歸順,依然可以坐鎮大同抵御外擄,更可以獲得世襲國公的爵位,這待遇,不得不說,算是到頂了。
甚至李自成還表示,世襲國公若是還不滿意,封王也不是不能商量,看起來,誠意算是滿滿了。
當然,那陸凡若是真不識抬舉,那就沒辦法了,浩蕩大順兵百萬馬逼過去,攜整個大順朝之力,滅掉陸凡,或許會有些損失,但想來問題應該也不會太大。
一番操作后,李自成自認為大局在握,天下大勢,已經盡在掌握中。
接下來,自然是為稱帝做準備了。
要稱帝,首先要做的,自然是封賞手下的兵馬,不把軍隊問題處理好,沒有麾下大軍支持,這個皇位,他坐不穩。
麾下親信將領們還少說,他們不缺錢,更在乎權勢,因此李自成大肆賞賜宮女,將宮中女子一波又一波的賞賜了出去,更是對他們允諾封侯拜相。
但對于普通的士兵來說,他們更在乎的,是金銀方面的賞賜,而偏偏,李自成的大順軍,缺的就是金銀。
以前做流賊習慣了,他們對于金銀什么的其實并不看重,更多的是劫掠糧食、牛羊、布匹、騾馬等物品。
畢竟你一個流賊,想要什么直接搶就行了,拿銀子有何用?莫非買東西還需要給錢不成?
但現在不同了,現在他們已經造反成功要坐天下了,以后就不是流賊而是朝廷大軍,總不能還跟以前一樣見啥就搶吧?
這時候,金銀等流通貨幣的重要性就體現了出來。
既然以后不能搶了,買東西需要給錢了,大順軍的普通將士們,自然想要得到更多的金銀賞賜。
京城的繁華他們已經見識過了,誰不想多得些金銀,然后在京中買房購地,置備些可以傳給子孫后代的家業?
這,就讓李自成頭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