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我的成功研發出火器,我想我們就會很快見面的。”
“走,去廚房,今天哥哥親自下廚給你做頓飯。”南張一把拉起百里禁。
進入廚房,南張輕車熟路地操作起來,百里禁奇道:“大哥,你還會做飯?”
“這可是從小就練就的本事,你就等著吃好吃的吧。”南張從框中找出昨天剩下的菜開始清洗。
“我幫你一起。”
南張炒了一個大雜燴的炒飯,百里禁覺得像怪嚕飯,有菜有肉,味道也非常好。
“怎么樣?合不合口味。”
百里細細咀嚼,豎起大拇指道:“特別好吃。”
“好吃就多吃點,這一路去很多地方都荒無人煙,難有一口熱食吃。”
“嗯嗯,大哥,你再和我說說道鄉的事吧。”
昨天他和南張本要談論的是道鄉,不知怎么就岔開了話題,直到半夜睡不著才想起這事。
“哦,我也就是聽說。”南張一拍額頭,他也把這事忘記了,提點道:“你可還記得昨天的地圖?”
“能。”
地圖繪得并不復雜,只標注了關鍵的城市和一些武林門派的大概位置。
“沒有看到道鄉吧?”
“沒有。”
“不但我這份地圖沒有,圣教主手中的地圖上也沒有,我猜測全天下知道道鄉的人都是屈指可數的。”
難道是一個虛構的地方?
可虛構的地方沒有人會相信它是真實的存在,即然有人相信,那就說明曾經有人自道鄉來,告訴了世人有這么一個地方。
憑空猜測永遠得不到想要的答案,百里禁問道:“那你們又是怎么知道道鄉的存在呢?”
“因為天下道門之始都源自于道鄉。”
“那不對啊,如果是道門的祖庭,他們都應該知道在哪里啊?”
“有一個傳說,當年道祖老子西出函谷關,留下五千言《道德經》,尹喜問其去哪?道祖說回道鄉,這就是道鄉第一次出現在史料之上。”
“《道德經》?”百里禁不料這個世界也有老子和《道德經》,那是否意味著還有孔子、墨子、韓非子?
“你聽過《道德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百里禁把自己知道的兩句背了出來。
“對,這就是《道德經》,看來你父親真有可能就是來自道鄉,可我有一個疑惑。”
“什么疑惑?”
“歷代從道鄉出來的人物都是不可一世的大才,為何你父親會隱居在這窮山僻壤之地,還遭人刺殺,莫非是得罪了誰?”
百里禁自知里面的原因,看破不點破,繼續問道:“歷代道鄉出來的高人都有哪些呢?”
“我講一個我知道的吧。”南張掌握的信息也有限,只是聽教中高人說過一例。
“前一百二十五年,非常道的創始人李〇自海上而來,說自已出道鄉,遍游南海,在無盡之海上悟得大道,于白日流影城登陸,時白日流影城城主東方陌見其氣度不凡,與其論道比武,推崇其造化已趨武林神話,當開宗立派。李〇乘船離開白日流影城,在海上遇風浪,被吹到了普陀山,正值清晨,日出東方,金光萬道,端的是名山勝境,便登山開壇,招收附近漁民為弟子,傳播自己的大道,自稱非常道。”
感覺像傳銷頭子貫用的手法,自我吹捧然后招收信徒,百里禁質疑道:“那他很厲害嗎?”
“當然。”南張點頭道:“天下道門雖同出一源,可在發展途中,各有變化,教義也愈發不同,非常道的事跡傳到中州,不論太乙教、龍虎門,還是正一道等等大小道門,都派人前去論道比武,一一被挫,從此之后非常道如日中天,執東海一代之牛耳。”
百里禁再次豎起大拇指,感嘆道:“真牛逼,大哥你知道的東西真多。”
南張聽其贊揚,還以為稱贊的是李〇,不料其后一句卻說自己知道的東西多,汗顏道:“這都是茶余飯后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如果你真來自道鄉,以后的造化當不在李〇之下,如非你和圣女年紀相差較大,我定要在圣教主身前舉薦你。”
“我還是孩子呢。”百里禁嫩臉一紅。
南張哈哈一笑,又道:“還有一件事忘記告訴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