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來到廢土世界時最大的愿望似乎就要實現了。
兵工廠山脈的發展方向也在這次會議上確定了下來。
從現在起,兵工廠出了流出一塊地方當做小區外,其它地方的定位就是糧食基地。和武器制造基地。
以后所有“新世界”的人就靠兵工廠山脈產出的糧食來養活,而兵工廠就是兵工廠,開始正式重新啟動生產武器。
秦峰和生命之樹溝通后,生命之樹也加大了對兵工廠山脈的生命之力輸出,盡可能的讓在這片土地上生長的農作物提高收獲速度和品質。
而無污染土地就成了專業的主食糧食種植地,主要種植大米,土豆和玉米這三樣東西。
菜可以少吃,主食卻不能少,必須一刻不停的產出才行。
秦峰為此也和系統溝通過,盡量的讓特價商城都是這三樣東西。
一代農作物主要是異能者的糧食,二代才是所有人的糧食。
沒辦法,要想最快的提高群體戰斗力才行,好應對廢土世界可能到來的大災難。
而在秦峰的思考后,生命之樹旁邊修建了兩座學校。
一座是文化科技學院,一座是戰爭學院。
這兩座學院將是“新世界”的最高等學府,所有優秀的科技人員和戰斗潛力高的人將在這里學習和鍛煉。
在兩座學院旁邊還有個靜思廣場,專門用來覺醒異能所用。
從在生命之樹下靜坐覺醒第一個異能者后,整個兵工廠老一批人里已經有八十多個普通人覺醒了異能。
基本上,整個“新世界”就分成了兩個地方。
一個就是兵工廠山脈,一個就是新城。
新城就是主城,而兵工廠山脈就是優秀的人才能居住的地方。
“新世界”的各種制度都是建立在想對公平的角度上的。
這給了每個人一個努力奮斗的方向。
你越是優秀,你就越能得到好的東西。
秦峰那套雨露均沾的想法直接就被否定了。
道理很簡單,一個沒有了上進心的群體很快就會被淘汰掉。
當然,“新世界”和別的據點不同的一點是,這里有社會保障,普通生活的資源只要參與勞動都可以得到。
總之就是各司其職就是,按勞分配,以家庭為單位,建立完善的資源分配機制。
打個比喻就是。
其它的勢力和據點,人是分了真正等級的,管理者和異能者能有肉吃,普通人做再多事情也沒有肉吃。
在“新世界”就不一樣了,所有的糧食和肉都是放在店里買賣的,用“貨幣”支付就行。
這個方法就是秦峰以前社會的模式。
你當清潔工也是能拿錢買肉吃的,而且買肉的價格和異能者是一個價,因為不管是異能者和清潔工都是拿工資的。
這也保證了相對的公平性,不會出現太多職業對立矛盾的情況。
不過這些都要穩定下來后再進行,前期也就只能大鍋飯了,而前提就是你要做事才行。
秦峰是不能容忍好吃懶做的人存在的。
商量規劃這些事情就花了半個月的時間,兩個據點的人也遷移得差不多了,整個新城工地外住滿了人,全是搭的棚和帳篷。
蘇濤,塔基他們可能是這段時間最累的一群人。
防止孢子蟲入侵成了他們最主要的任務。
秦峰也是把大部分時間花在了巡邏上,一天要在兵工廠方圓五十里的范圍內來回幾趟,看見孢子蟲就立馬消滅掉,為此他不知道種了多少黑白雜草在荒野上,用來監控周圍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