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兩點,鳳溪樓,蘭字包間。
程立仁在吃過午飯后就到了鳳溪樓等著,畢竟這可是關系到自己切身利益的大生意,當然要多重視些。
另一邊,李經理對這次交易也十分重視。還不到約定時間,他就領著買家來到了鳳溪樓。
打開包間房門,李經理就看見程立仁已經坐在那兒,喝著清茶,玩著手機了。
“程老弟,我來給你介紹一下,這位是任教授,這次就是他對你手上那件藏品感興趣。”
程立仁順著李經理的手看過去,發現一個有些清瘦的老人他身后,一頭銀絲,臉上也有少許老年斑,卻站得筆挺,精神勁兒十足。
對于這個老人,程立仁還是認識的,趕緊放下手機,站起來,迎了上去。
“任老師好!沒想到,我還能見到你真人!”
任教授聽聞,笑了笑,說著:“哦?你還認識我?”
“哪能不認識呢!你可算我家的偶像了。當初電視上《國寶檔案》系列節目我可是一期不落看完了的。而且,我家還放著您的諸多著作,這些書對我可是很愛看的,而且也給了我很多幫助。”
聽著程立仁的述說,任教授笑的更開心了,帶著笑容的臉顯得有些慈祥了,沒了剛進門時的強大氣場。
“我還以為年輕人都喜歡追星,不會知道我這個老頭子呢!”任教授自嘲道。
“不會!不會!任教授你是行業里的泰山北斗,只要對收藏有點了解的人,都會認識你的!”李經理也趁機插上一句。
李經理的話聽起來有些夸張,但卻是這位任教授的真實寫照。
任教授是當初的大家族出身,家里一直很富裕,而他也從小就對古玩字畫感興趣,小時候就見識過了無數珍品、精品。
后來成年后,他又師從古玩界三位大師,對于瓷器、玉器、字畫都頗有研究。
再后來他擔任國家博物館的副館長,多次參加國家級文物鑒定保護,還多次帶領團隊到國外鑒定尋回的國寶,現在國家博物館里有件鎮國之寶就是他鑒定從外國帶回來的。
到現在為止,任教授還至少撰寫了超過10本有關古玩鑒定的書籍,發表論文更是數以百計。他所寫的那10本書里,每一本都可以直接當做教材來使用。
當然,任教授的事跡還遠不止于此,吹上三天三夜也吹不完,這里就不一一贅述,只要知道這人厲害上天了即可。
在相互寒暄一陣后,程立仁也迅速地把他的哥窯魚耳爐拿出來。
原本還對買家有些疑慮,但是看到任教授后,程立仁就不再有絲毫憂心了。
無論從任教授的身家,人品,風評或是威望都不會做出坑蒙拐騙的事兒。
或許有些所謂的“教授”“專家”還可能搞些小動作,但這一位,絕無可能。他可是國家隊的人,而且還打小就沒品嘗過窮的滋味,自家的收藏都快趕得上一座博物館了,犯不著為了點蠅頭小利壞了自己名聲。
任教授帶上手套,按了按眼鏡,拿著哥窯魚耳爐仔細上手看了看,然后就將爐放回了木盒里。
“小朋友,你這個爐沒得問題!無論從釉色還是器型上來看,都是北宋的精品,拿到博物館,至少也是個一級文物。”
“這東西我很喜歡,你開個價吧!”
見任教授這么耿直,程立仁反而不好出價了,因為他根本不知道這爐該值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