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陛下是打算出兵?”
“這不可能,朝廷可是完全沒有這準備,怎么出兵啊!”
“這都怪葉夢熊在那里挑起事端,煽風點火,四川巡撫李化龍在奏折上說得清清楚楚,最近那邊發生的事,都是葉夢熊先挑起的。”
“說得不錯,自從葉夢熊在貴州上任之后,那邊地區便是動蕩不堪,這回咱們一塊奏請陛下,一定要將葉夢熊調離貴州。”
......
葉夢熊雖是文官出身,但因性格比較剛烈,身上武將氣息比較濃烈,屬于明王朝中極其少有得鷹派,真是遇事不爽,就揮大棒,懶得廢話,導致他在官場中,不怎么討喜,可偏偏萬歷又非常賞識他,不管文官怎么彈劾他,萬歷總是護著他,只不過跟李如松一樣,經常調來調去的。
“首輔大人,此事你怎么看?”
李三才向申時行詢問道。
申時行沉吟少許,道:“雖然葉夢熊過意激進,但是楊應龍也不是完全沒有過錯,朝廷還是要平衡好當地的局勢,以免事態進一步惡化,目前朝廷還是要以休養生息為主,不宜大動干戈。”
他這一番話,立刻得到不少大臣的贊同,也包括保守派的人。
只有少部分的大臣站在遠處,冷眼相待。
這種事就不分什么保守派和改革派,而是分鷹派和鴿派,但朝中絕大多數文官都是屬于鴿派,他們也想廢除土司制度,但是他們覺得時機還不成熟,目前也沒有必要出兵。
畢竟楊應龍還是非常聽朝廷的話,并且常年給朝中一些權貴送禮物。
過得好一會兒,殿門終于打開來,群臣入得殿中,又過得一會兒,萬歷才姍姍來遲。
三呼萬歲之后,萬歷開宗明義,表明今日午朝就是商議有關川貴之亂。
大臣們立刻就站出來,借李化龍的奏折,彈劾葉夢熊,將一切原因歸咎在葉夢熊頭上,表示只要將葉夢熊調離貴州,那邊動亂自會平息。
其實誰也不傻,大家都知道,這里面到底是怎么回事。
肯定是楊應龍在搞鬼。
但他們認為是葉夢熊在未得到朝廷的批準,擅自要打破平衡,這才刺激到楊應龍。
當然,也有一些大臣表示,楊應龍在當地過于蠻橫,屢屢欺壓當地土司,才造成今日的局面,朝廷應該給予楊應龍懲罰。
可惜他們人數太少,很快就被對方給噴了回去。
最終申時行站出來,表示應該各大五十大板,還是讓楊應龍出兵平亂,同時,下旨警告楊應龍,不準再欺負當地的土司。
他說完之后,大殿內突然安靜了下來
因為大臣們突然發現,萬歷坐在上面在玩著一串珠子,仿佛都沒有在聽。
這......!
大臣們惱火了!
這會是你要開的,結果我們在討論的是基情四射,你在上面玩蛋,不,玩珠子,你這不是在消遣我們嗎。
“陛下。”
御史張鶴鳴喊得一聲。
萬歷抬起頭來,只是淡淡地掃了他一眼,道:“一直以來,西南地區的任何動蕩,都是直接讓播州出兵,且只要播州出兵,從未失手過,但是沒過多久,又會出現新的動亂,可見播州之兵,只能壓制住一時,未能長治久安。
而葉夢熊在奏折上說得非常清楚,此次事情皆因楊應龍欺壓余慶和重安二地的土司,他們不得不向貴州求助,雖然四川巡撫也上奏談及此事,但是公平起見,朕還是決定讓湖廣神機營出兵,幫助貴州平亂。”
“陛下,此事萬萬不可這么做啊!”
張鶴鳴立刻道:“不管是葉夢熊,還是李化龍,他們都表示只是有少許賊寇作亂,根本就不需要朝廷大動干戈,此乃其一;其二,臣以為朝廷貿然出兵,不但不會平息當地的動亂,反而會令事態進一步加劇,以至于造成不可挽回得后果。其三,如今國庫空虛,正需要休養生息,為這點事出兵,勞民傷財,于國于民皆不利啊。”
李三才也道:“陛下,去年河南水患,令國庫損失不少,且又剛剛撥出十萬兩來為神機營生產火器,實在是撥不出錢來。”
大臣們也紛紛站出來,堅決反對神機營出兵。
就連申時行、許國他們都覺得皇帝有些小題大做,葉夢熊都說只是山賊作亂,你竟然放著播州守軍不用,派湖廣神機營去打,你這是要打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