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三,他們曾用各種手段,阻止新政的到來。
南京戶部侍郎萬鑒就是其中之一,不是讓他一個人去,而是讓他全家老小一塊去。
可以說一夜之間從天堂直接墜落到地獄。
不但如此,萬歷還將強行置換他們的土地,就是一比一置換島上的土地,這多么體貼,你人都不在這里,這土地畢竟是你們的私人財產,我肥宅如今講契約,怎么能夠干出沒收這種沒有契約精神的事,為了你們能在那邊過得好,朕與你們交換,至于那些島上是什么狀況,萬歷其實是毫不知情。
只要面積對就行。
當然,圣旨可不是說得這么直白,圣旨上是說,如今海外領土對于大明經濟發展是至關重要,故而要遣派對于皇帝忠誠,有能力,有經驗的官員前去,這些人統統都符合。
這還不止,萬歷不僅要針對利益集團動手,同時還要針對幾個大藩王下手,而荊王府自然是重點照顧目標,萬歷直接就將整個荊王府給挪到澎湖地區去了。
作為最親近的藩王,受盡榮華富貴,你們竟然還不支持朕,那朕又憑什么要給你們好處,去澎湖養魚吧!
不少藩王都受到大小不等的削減。
太祖?成祖?
呵呵!
老子可是千古一帝,千古一帝會被這些束縛嗎?
不知所謂。
萬歷又任命周王朱肅溱為河南府布政使,這一舉動,完全就是視祖制為無物,這不禁給予藩王自由,同時還給予他們真正的權力,布政使可是實權官職,級別相當于高官。
萬歷現在真不擔心這個,且不說他每年所得盈利跟國庫一樣多,關鍵這周王府也是一諾集團的股東,大家是有著共同的利益,幾乎在所有政策中,周王府都是支持萬歷的。
除周王府之外,還有一些藩王宗室得到升遷,這些人都是支持萬歷的,并且自己在商業中發展的非常好,與他利益綁定。
而這一次清洗,萬歷是非常仁義的,追求的是精準打擊。
這精準到什么境界,襄城伯李成功雖然左右橫跳,但最終還是站到萬歷這邊,但是他的嫡長子李守錡就總是跟郭淡作對,萬歷直接就剝奪李守錡繼承爵位的資格,意思就是讓李成功換一個,這個不行,朕不喜歡。
而同時又任命徐繼榮為南京糾察院院長。
這當然是郭淡舉薦的,其目的就是讓徐繼榮去壓制那些權貴,這二貨可是一直都有一顆鋤強扶弱的狹義之心,再加上他自己身份顯貴,他也不怕那些權貴。
萬歷心想,你說得對,所以京城絕不能讓這小子管,萬一抓到朕的寶貝福王怎么辦,于是讓他去南京,那里權貴多。
這懂得人都懂。
你這擺明就是秋后算賬。
當內閣大臣看到這圣旨的時候,個個都是嚇得面色蒼白,他們其實都已經忘記這事,因為一直以來,萬歷也沒有怎么采取報復措施,最多也就是讓他們辭職回家。
他們就認為到此為止,以萬歷現在的身份,也不需要跟那些人計較。
他們萬萬沒有想到,報復來得如此突然,如此兇猛。
關鍵圣旨上還是在夸這些人,能干、忠誠、經驗豐富,可獨當一方,那些荒涼的島嶼就需要他們這些人才。
你們不是大大的忠臣嗎?
行!
朕給你們一個機會。
“這...這一下抽調這么多官員去海外,國...國內怎么辦?”李三才戰戰兢兢地問道。
這些人中許多人是位高權重,不是閑職,突然調走這么多人,誰來管理那些地方!
王錫爵、許國不約而同地看向坐在最末端的曹恪。
李三才頓時明白過來。
這參政院就是萬歷為這些人準備后備系統,前幾年推廣新政,就是讓這些年輕進士得到鍛煉,其中最優秀的自然是內閣的接班人。
萬歷之前一直沒有動他們,就是因為當時手中也無人可用,若是將這些人都給調走,地方上鎮不住場,全國都會大亂,但是現在他無所謂,不服你就來造反,別跟朕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