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像是和太子一案沒有關系的其他國公府最低的都是子爵,比如理國公柳家現在是一等子,鎮國公牛家現在是一等伯,修國公侯家現在是一等子。
就連一些侯爵都要比這賈家國公府襲爵要高。
比如平原侯之孫世襲二等男,定城侯之孫世襲二等男,襄陽侯之孫世襲二等男。
不多不說,當年的太子一案對于幾位國公府可謂是損失嚴重。
先太子自殺身亡之后,可能是覺得自己有些愧疚,后悔什么的,當年的圣人突然就想起了自己大兒子的好,在狠心處置了一干教唆太子不孝的臣子之后,又追封了太子為義忠親王,然后讓太子的兒子襲了義忠君王的爵位。
而太子一倒,下面的皇子卻是有了機會,沒了太子,誰都有機會,于是暗中的奪嫡之爭就更加的激烈了。
可是他們沒想到,快六十的皇上真的又當了十幾年的皇帝,然后才在一次中風之后難以理政,最后不得不選了一個低調透明看著好拿捏的皇子為新皇。
也就是十二皇子恒親王。
誰也沒想到,這個在人們如同透明人般的十二皇子恒親王,居然成為了人生大贏家,坐上了好象征著萬歲萬萬歲的龍椅。
當了皇帝之后,新皇便打算著等老爹死了之后就開始當家作主當皇帝。
可是呢,讓他失望了,就在他登基之后不久,原本看著要去見上帝的老皇帝,竟然慢慢的好了。
不光能吃能喝,還能繼續插手朝政了。
這就尷尬了,尼瑪我剛當了皇帝,想要干點大事的,你卻突然說你不想死了,這不是玩我嗎。
新皇不甘心,但是再不甘心,在當了四十多年皇帝的太上皇面前,還得乖乖稱兒子。
于是朝堂又成了太上皇一言而決的情景,無論大小事情新皇都要請教太上皇。
直到現在,新皇已經慢慢的有了不淺的根基,而太上皇因為年紀的緣故,再加上身體的原因,慢慢的放松了手中權力的掌控,所以現在新皇慢慢的在朝堂之上有了不少話語權。
不過這對賈家就更加的不好了。
賈代善活著的時候,是太上皇的心腹,手中有著上代國公的人脈,而賈赦呢,則是先太子的伴讀,手中有沒有國公府的人脈和兵權,誰也不敢確定。
要知道,現在還有個義忠郡王在呢,誰知道賈赦會不會帶著手中的人脈和兵權投靠義忠郡王。
這是新皇不愿意看到的。
想到在揚州時候收到的那份名單,賈璉也覺得,要是自己是皇帝的話,不弄死你賈赦,我都不會放心。
怪不得自己這個便宜老子最后會是那么個結局。
想想也是活該,你手中握著人脈和兵權,你不投靠皇帝,還整天在家里玩妹紙,玩古董,這不是作死嗎?
賈璉想了想,想要改變自己便宜爹和自己的悲慘結局,只要表現出自己的誠意就行。
最好的誠意,莫過于去當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