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上前一看,就聽到看熱鬧的人在說著什么。
“這個牛二,就知道耍渾,人家天波府楊家的后人賣個祖傳寶刀,也想給人昧了去,真是喪良心。”
“誰說不是呢,可這牛二是這一片的混混,誰敢招惹?”
“要我說啊,這人直接一刀將那牛二砍死,咱們再給做個見證,應當也沒事。”
“你說的容易,殺人那可是犯法的,就算是咱們求情,少不得也是個發配的結局,要你你愿意啊。”
“我……我這不是說說嗎……”
西門慶聽了聽,才知道這是這賣刀的人就是青面獸楊志。
往里面看了看,西門慶的臉上有些無奈,除此之外,還有一絲悲痛。
天波府楊家,在后世人盡皆知的一個家族,這個家族的事情,還被不止一次的拍成了電視劇。
是的,沒錯,就是楊家將。
楊家將,楊門女將,穆桂英掛帥,楊門虎將等等,楊家將在后世可謂是大名鼎鼎。
年幼的時候在電視上看到什么先皇御賜,在天波府門前即便是皇上也要下步行走,佘太君的龍頭拐更是可上打昏君下打讒臣的神器。
當時心中就有疑惑,這么牛到頂點的存在,為何卻要活得戰戰兢兢,稍微犯點錯誤,便要潑天的軍功抵消,中間要不是有包拯和八賢王多次相助,楊家說不定早就要被潘仁美為首的人霍霍完。
可是長大之后,才知曉大宋是一個什么情況,這是一個文統御武的年代,武將再厲害,哪怕到了一品,三品文臣都能罵你罵到你吐血。
為了大宋,楊家的男人幾乎死絕,為了后人,楊家的一群寡婦還不忘拼搏,穆桂英、楊家六郎、楊排風、楊家女將有太多太多的傳說廣為流傳,且不說這些故事的真實性,單說如今偌大的天波府,只留下一個楊志,不得不說是一種悲哀,就這樣一個人,最后還落草為寇,客死異鄉,大宋的悲哀啊。
楊家再怎么說也是滿門忠烈,放在后世,也是滿門烈士之家,就留下這么一根獨苗,朝廷再怎么照顧也不為過。
可是在大宋,卻淪落到賣刀的地步。
想到楊志賣刀,西門慶便確定了現在的時間,現在應當是林沖剛上梁山,宋江也很快便要題詩上梁山了,不過是這幾個月的事了。
還好,梁山的很多人都可以拉過來為自己所用,像是眼前的這個楊志,還有后面的關勝,呼延灼,秦明,董平,徐寧等人,都可以收為己用。
理清思路,大官人便知道自己該如何做了,當即便快速的走向前,萬不能讓楊志將那潑皮牛二給殺了。
在大宋,文人的爭斗遠非表面看上去那般簡單,趙匡胤杯酒釋兵權開始,這個當今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已經開始步入病態般的存在,士林一路高歌,武將地位愈發低下。
縱觀歷史長河,宋朝絕對是文藝青年最喜歡的一個朝代,卻也是讓人最扼腕嘆息的一個朝代。
文人治國在這個時代達到了鼎盛,由于自身的原因,趙匡胤為了避免自己的大宋和前唐一般最后落得個五人割據的局面,才定下了這套準則。
唐,崇武!宋,尊文!
并且都將這兩樣發展到了極致,固然和開國之君有不可分割的密切原因,但是后世子孫卻也沒有想過祖宗法度是要隨著所處時代以及周遭環境而變化。
或許這本身就是一個無解的難題,尤其是到了一個朝代的中后期,各種制度和勢力發展成熟,要是沒有開國之君的魄力,想要改變實在是有些強人所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