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的三體世界,天空的太陽越升越高。
ETO核心人員們圍成一團,他們正在展開頭腦風暴,討論唐納德拋出來的“夜行人”故事含義。
仔細觀察就會發現,主要是周文王、牛頓、亞里士多德、墨子、孔子、愛因斯坦等人在開口說話,秦始皇在用心記錄每個人發表的意見。
馮·諾依曼卻始終不在狀態的樣子。
自從“彌賽亞泰勒”死而復活后,他就一直處于瀕臨崩潰的邊緣,好幾次都差點自殺了,卻又都被“智子”給及時拉了回來。
“你還不能死,主還需要你的服侍!”
“你的金魚都死了,你還是去看看吧。”
“上午,你心煩意亂的時候把吸了一半的煙扔出去,它掉到了魚缸里,那支煙的尼古丁溶于水后,對魚是致命的。”
智子不停的勸說著馮·諾依曼,給予他繼續生存下去的理由,其中最大的因素自然是三體人還需要他們的救援。
馮·諾依曼一心二用,腦海中不斷回憶起過去,耳朵卻傾聽著其他伙伴的討論,思緒始終在過去和現在來回晃蕩。
“我感覺這是在浪費時間!”周文王說。
“看不見任何東西,卻知道自己是否到達目的地?”愛因斯坦思考片刻道:“會不會有個參照物做對比?”
“既然看不到任何東西,那么夜行人要如何判斷自己是否能夠到達地方?”亞里士多德反問。
“會不會跟三個指示燈有關?”墨子提醒了一句。
“咦?還真有可能!”
馮·諾依曼突然精神抖擻地分析道:“三種狀態分別對應入侵、被攻擊和安全三種狀態,如果智子入侵屏蔽室成功,那么就是還沒有到達目的地;如果一直是安全狀態,那么有可能到達了,也有可能尚未到達;如果屏蔽室一直被攻擊中,那就是真正到達了目的地。”
秦始皇聽了這番分析,對著三體世界的虛擬天空道:“智子監控時,能否繞開屏蔽室?”
答案是不能!
“除非放棄監控……否則監控區域中不可能存在盲點!”
三體人也無法未卜先知的避開“智子屏蔽室”,因為它們要先通過智子監控才知道,即便知道了大致位置也無法繞開不去監控。
智子的移動速度非常快,就跟舊式電視機掃描顯示一樣,需要對整個地球來回移動才能監控成功。
如果有個地方被屏蔽進不去的話,肯定會反復對那個區域進行碰撞攻擊,試圖進到屏蔽室里面去。
若是能夠成功屏蔽智子,那么相關研究自然成功了。
若是屏蔽不了智子的話,那自然還得繼續研究下去,一直到相關技術研究成功為止,這對于人類在這方面的研究有很大的幫助。
“嘶!如此說來,智子豈不是免費的粒子碰撞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