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
晨鐘響徹唐招提寺,左院的長老要開始一天的晨課了。
梵天挎好傾斜項的僧袍,木屐踩在地上,咣咣作響,雙瞳泛光,出水芙蓉的臉頰,眉心一道淺淺的梵印,乍一看很像地球時候網頁廣告渡我不渡她的葉世安,可是回眸凝視之中,梵天的眸子里又比葉世安多了許多深沉和安然,那種看破一切紅塵的淡漠和生死榮辱不在乎的神色,讓每一個見過梵天的人都尊稱他為佛子。
這里就有必要提一提唐招提寺。
唐招提寺興建于三百年前,三百年前大唐名僧鑒真東渡東瀛,建立唐招提寺。
大唐招提寺按照大唐最高法廟大相國寺的標準,分上下兩院,東西兩堂,左右兩部。
主持鑒真為大招提寺之主,負責所有事項,俗稱方丈。
主持之下為維納,為上座法師、主持一人之下,管理眾僧雜務,調和僧眾糾紛,辨別度牒真偽等。又負責僧眾紀律事務。
維納之下有首座,首座是佛法最精深之人,擁有絕高的名望。
首座之下為兩堂,東堂對外,西堂對內。
兩堂之側有監院,有僧值監察僧侶修行,上對維納方丈負責。
兩堂之下分兩部,左部有典座,衣缽,化主,當家為上部,是寺廟編外人員,但是主要負責的多是香火化緣,做齋劈柴的事情,而除了這左部,還有右部,下部就是知客,主要為寺廟中上等僧侶端茶遞水,洗衣掃地。
粗略一算,上到方丈,下到知客,唐招提寺擁有超過三千名正式僧員,八千到一萬的仆從信徒,僧廟田產地更是占據了奈良一半,可謂真正的東瀛第一大廟!
這樣的大廟,必然居有得道高僧,方丈鑒真大師據說已有三百七十九歲高齡,境界已抵達尊者境九重,無限接近金剛境!
何為尊者境?拈花一笑,萬鬼升天,諸邪辟易!
當年鑒真大師初來奈良,正是東瀛四島的大妖時代,各路大妖縱橫睥睨,民不聊生,鑒真大師勸九尾,降天狗,燒般若,方圓萬里,鑒真所到,妖怪逃之夭夭!
一時間,所有人都尊崇鑒真大師為長安圣僧,并為圣僧建廟,喚名唐招提寺。
鑒真駐留此地,開廟收徒,歷經二百七十年,終于成就今日之勢。
梵天是一名遺孤,被棄在招提寺門口,從小在招提寺長大,得下院柴房行腳僧啞伯的庇佑,一直以來過得還算不錯。
“呀呀——”
一面相干瘦,身著發舊長衫的中年和尚走了來。
梵天趕忙畢恭畢敬道,“啞伯好。”
啞伯看了一眼梵天,隨后指著不遠處的木桶,怒了努后院方向。
啞伯的意思很明顯,去給后院練武的師兄送水。
梵天道,“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