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八天里,陳宗一直窩在山巖下修煉‘太上封神經’,凝聚太上人符。
也不知是他運氣好,還是所選之地確實在龍門山里屬于誰也不愿來的地方,總而言之,這幾日并沒有任何人或者生物前來打擾。
八天里,元神宮里太上人符的底子已然快要完成,青色符紙從最初的虛幻狀態變成了如同實體的青紙,大小如門,飄蕩空中,周圍彌漫著青蒙之氣。
雖然是符紙,可它也是太上人符的一部分,從它開始凝聚的一刻開始,也就代表著陳宗開始凝聚太上人符了。
這些天,陳宗也有外出,畢竟他還沒到飲食朝霞可長生的地步,需要食物的補充,再有,食物的補充也會促進精神力的恢復,其中的轉化屬于身體機能的體現,陳宗并不了解,只知道這樣做就對了。
外出時,陳宗遇到了許多進化生物,而在這些不同物種的生物身上,竟然存在某些共同點。
比如許多生物都長角了,又或者渾身鱗甲。
“這龍門山上的進化生物真奇怪,難不成這個地方往長角長鱗方向發展進化?”
陳宗搖了搖頭,沒有太過在意這個情況。
之后,陳宗遠遠的眺望龍門石窟。
龍門山之行非同小可,是以陳宗在趕來的幾天里也是把能做的功課全都給做了。
龍門石窟群,龍門山最為壯觀的景象,沒有之一。
在神魔之門未曾出現的時代,那地方是華夏有名的景點,每年都會有數不盡的人到此游玩、欣賞。
遠遠看去,整個龍門山主體存在許多石窟,石窟里布滿了各種形態的佛像。
據傳這個石窟群歷經了古華夏的數個時代才逐漸形成的,許多朝代的帝王,亦或者匠人都會在這里開辟出一個石窟,雕刻出不同的佛像。
隔水遙望,陳宗只覺此山似乎因為這些石窟佛像而被染上了幾分神性。
每當陳宗進入忘我之境,甚至還會聽到耳邊響起不知是遠是近的梵音,心神愈發的平靜,有一種四大皆空的超脫感。
一旦睜眼,又或者心境失去了平和,那種奇異的梵音又會瞬間消散,給人一種做夢般的縹緲感。
對于龍門山石窟的信息查閱也讓陳宗自然而然的瀏覽了一些關于佛門的信息。
也是從這里開始,他認識到了另外一個曾經活躍在華夏歷史上的教派:佛門。
之前了解了道教后,陳宗一直以為道教就是古華夏人民唯一信仰的教派,可當佛門信息跳入眼前時,他才意識到除了道教之外,佛門也是古華夏人民信仰的教派之一,甚至于這個佛門在規模上要遠超道教。
神魔之門開啟,進化災難席卷全球,曾經活躍在華夏民間的道教與佛門銷聲匿跡,以至于陳宗這些出生于災難之后的青年很多都不知道兩大教派的存在。
從秦朝古遺跡到現在,他才逐漸知曉了道教與佛門,而在古華夏的神話體系中,道教和佛門的身影貫穿其中,譬如仙人、佛陀等等,分量很重。
“世家尚且存在,這道教和佛門難不成真的消失了?”陳宗心中浮現出一個大大的問號。
疑惑隨著不斷的思考越來越多。
“華夏大地上名山大川多不勝數,為什么歷朝歷代的帝王偏偏要在這里鑿石窟,雕刻佛像呢?”
“難道僅僅只是因為這里風景秀麗?又或者因為大禹圣王在龍門山治水的事跡?”
“這些佛像難道真的僅僅只是觀賞之物?”
除此之外,陳宗還發現了一個奇異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