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二次爆發,只有質量超級過硬才有可能。而且也只有內容有一定深度的電影才有這種機遇。正常的好片子,哪怕再好看,也難以吸引人第二三次走進電影院中。”
“如果明天《拼圖》的單日票房繼續上揚,那么就說明真的是這種情況。這真的太罕見了!”
專業人士的討論,很快就被現實證實。
第十天,《拼圖》票房繼續上揚。
第十一天,《拼圖》總票房提前成功突破三億。而此前,媒體預測的最終票房,也不過就是三億。
事已至此,三億儼然不可能是《拼圖》的票房天花板了。
而當初,在首映禮上,陸陽喊出的那句囂張口號“五個億”,也終于被大家重新注意到了。
五億?
難不成……這部小制作,真的有可能拿下這個成績?
還是在一個上限本來只有三億的檔期中?
這種瘋狂的話,如果說一開始沒有人會相信的話,那么現在大家起碼不會隨便反對了。
看看再說吧,免得又被打臉了。
而之前那些覺得沒能打臉陸陽的京圈大佬們,現在心態再度發生變化。
一開始,他們是覺得陸陽配合辛彩潔,耍了小聰明,所以捧殺了陸陽一番。
后來發現沒捧殺成,讓那小子真的得了小便宜,心里多少有些不舒服。
但現在,發現那小子得了大便宜,未來似乎還真的有點不可限量之后,這些大佬心里的不舒服都沒有了。
反而開始真正的享受起“伯樂”這個稱呼,甚至有人主動跟身邊的人提起這件事情,也算是往自己臉上貼了點金。
倒不是這些大佬需要這點金,而是任誰提攜出幾個叫得上名字的年輕人,那都是快意的。
這也充分說明,只要你足夠優秀,自然有關系會找上門來。哪怕之前不是關系,之后也可以成為關系。
但你若是自身不夠硬,那么這些關系分分鐘會變成敵意。
自強,是這個世界上亙古不變的王道!
當然,也說明了那些大佬的滑頭。
為什么自古以來捧殺都比棒殺經典和出彩?因為捧殺即便失敗,沒有殺到,但起碼捧到了。要么毀了對方,沒毀掉對方就和對方成為朋友,立于不敗之地,這就是捧殺。
“事實上,一開始我也覺得兩億的票房就完全達到了我的預期。但陸陽告訴我,票房曲線會變的,他做過很多分析,也很關注最近的票房市場,同時還對我們的電影有著絕對的信心。”辛彩潔在接受采訪的時候,毫不吝嗇對陸陽的褒獎,“甚至,本來我們之前要開慶功宴的,但陸陽讓我等等。”
“結果這一等,數字就要一變再變了,大家的紅包也就越來越大。所以啊,我想很多人,都該感謝陸陽了。”
“額……如果實在是要說的話,我覺得這個曲線不應該叫做辛彩潔曲線,而應該叫做陸陽曲線。他真的非常優秀,事實上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讓導彈飛》的票房也經歷了同樣類似的曲線,中期猛發了一波力。”
“我相信,蔣導也不會否認陸陽在其中的功勞的。”
此言一出,媒體行業中不少人引用了“陸陽曲線”這個說法。
自此,陸陽兩個字,在電影圈,儼然也是有一席之地的了。
起碼,很多小制作都找上了陸陽。
還有一些大制作的宣發部門,也希望可以和陸陽合作。明明是個經紀人,卻生生的斜杠發展到了宣傳公關方面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