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張愛蜀的評價之后,李河凱差點沒把桌子砸爛。
老王八蛋,這種王婆賣瓜自賣自夸的事情你都做得出來?
你給張宥栗的評價有錘子用?
親屬關系、利益相關,也能作證?
不要臉!
但李河凱不得不承認,張愛蜀說到點子上了。
現在圈內真的抄襲橫行,一方面是官方的打擊力度還不夠大,行業還沒有建立起更加完善的相關標準。
另一方面就在于……大家真的都江郎才盡了。
寫不出好聽的新歌了。
寫不出好聽的新旋律了。
音符就那么幾個,排列組合終有窮盡。尤其是好聽的旋律本身就把這個范圍進一步限制了。
肥倫和英才算是這十年來年輕人喜愛的音樂中的標桿了吧?
但即便是他們的歌曲中,都有很多相似的旋律和節奏。肥倫和英才,肥倫和自己的老歌,英才和自己的歌,都存在這種相似。
他們自然做不出抄襲的事,也不屑于,但還是出現了這種事實。
這足以說明情況的嚴重程度了。
李河凱也是如此,這一次他這首還不錯的《老照片》其實也化用了很多他某首代表作的旋律和節奏。
然而就在音樂創作走入僵局的時候,《齊天》的出現,帶給大家的遠不是這首歌本身帶來的樂感。
它帶來了一種嶄新的音樂形式。
曾經,有一種歌曲模板備受歡迎。
就是在第二遍副歌唱完一次之后,來一段接近說唱的變奏,然后再重復一次副歌。
這就是傳統音樂和說唱最早的結合。
但大家對說唱的想法僅此而已了。
從沒有人想著,如果一首歌中,說唱占據了一半甚至是一大半會如何。
業內人認為那樣的話,歌曲的音樂性就很低了。
一定程度上而言,這種看法沒錯,但有些絕對,降低的是傳統音樂的音樂性,說唱音樂的音樂性反而提高了。
何安琪的《句號》其實就是一次嘗試,結果是成功的。
但那時,大家還沒有反應過來。
直到《齊天》也出來之后,大家才發現,原來這種說唱超過一半的音樂模式,也是可以被大眾認同的。
多一個模板,能多多少首歌?
能養活多少音樂人?
就像小說行業中一本《斗破蒼穹》養活了不知道多少小白文作者一樣,張宥栗的《齊天》,具有開辟一種嶄新風潮的可能性。
因此,業內的贊譽自然不會少。
別忘了,這首歌的創作者陸陽去年拿下了金曲獎的最佳作詞人和作曲人,張宥栗拿下了最佳編曲,她們完全有這個底氣來接受這份贊譽。
也不會有人敢于竊取他們的名譽成果。
所以盡管《齊天》始終沒能問鼎三大音樂榜單中的哪怕一個榜單,但它的評分和評價,都高的離譜。
……
“我不否認《齊天》給大家帶來了啟發,是一首頗有里程碑意義的歌曲。”在被很多人不斷艾特之后,李河凱終于正面回復了關于張宥栗新歌的看法,“因此,很多同行給與了張宥栗很高的贊譽,這沒錯。”
“但就歌論歌的話,這首《齊天》確實還有很多進步空間。”
“有些東西的開山鼻祖非常經典,因為經典而開宗立派。但還有更多的派系,是在后輩人的不斷完善中才徹底成型的。”
“后者的話,雖然不能磨滅開山之作的重要性,但大家也應該充分認識到這種作品本身是粗糙的,不能因為它身上的光環就忽略了質量的高低。”
“這叫實事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