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綱、細綱,是不同的東西。
大綱是一個故事的梗概,是宏觀層面的東西。具體來說,就是“陸陽是個經紀人,接手了三個明星,為她們奔波,最后帶著她們走向了巔峰”這種。
作用在于,指導作品的主線發展。
而細綱,則是每一章發生的故事,用一句話凝練出來,作家寫的時候再展開具體描寫。比如“陸陽帶林夢瀾試鏡”、“陸陽和何安琪重逢”等等。
作用在于提升寫作的速度,讓作者言之有物。
如果大綱細綱都是出自于作者之手,這無可厚非。
但如果大綱和細綱是別人提供的,尤其是細綱,那么理論上任何一個手速過關的作者都能不斷的寫作。雖然因為作者之間的水準不同,同一份細綱寫出來的書給人感受也并不相同,但不看質量的話,這是一個批量生產小說的辦法。
所以后期的網文市場中存在很多把經典書籍細綱總結抄錄下來,然后讓搶手照著細綱重新寫一本小說的操作。
這樣的書,具備幾個特征。
其一是內容和橋段雷同。
從火車站、飛機場出場,身份特殊、身手不凡、醫武無雙,一定要去一個大公司給美女老板當保安、司機、合約老公等等。
那個公司的某個高層一開始會出來阻止男主任職,之后會為難男主,還會對女主起色心,想要謀奪女老板產業。
期間還會穿插同學會,地點是KTV或者某酒店或者某大型山莊等等。
總之,細節會變,但大體不變。
其二,這些書中不能有太多的個人體系,比如境界名稱、比如作者的觀點思想等等。
不然到時候搶手重新寫的時候,存在障礙,寫不快,而且需要修改的地方繁多。最好復刻的,就是沒有太多內涵的升級文,只要節奏到位,其他的都不是問題。
其三就是更新量很大,書籍總字數也較長。
如果擁有一份很成功的細綱,那么寫出來的東西多多少少是有一定看點的,哪怕搶手水準并不高。
這就是所謂的“網絡文學工作室”產業。
而黃梧現在正在做的,就是讓網文工作室提前問世,在這個灰色產業還沒有被普及之前,利用工作室催熟網文產業,提前帶來網文產業的第一波創作、營收的高峰。
這其實不難理解。
國內小說讀者一直都不少,但小說這個東西寫的永遠沒有看的快,所以供需之間存在差距。
而如果短時間內讓工作室大力創作,那么讀者的閱讀需求就能被快速的滿足。
因為好書本來就不多,所以這時期的讀者也不挑,總比沒得看好。
所以短期內,網文的創作量和市場收入,都會迎來一波暴漲。
但長期來看,這一行為對產業有害無益。
最好的一個解釋就是——劣幣驅逐了良幣。
優秀的作者賺不到錢大部分選擇了放棄,留下的都是工作室。工作室只需要扒經典書籍的細綱就可以創作出大量賺錢的作品,自然也就不會耗盡心力自己去想新的作品。
市面上書籍內容重復度高,讀者審美疲勞,卻沒有新的類型作品涌現,從而只能放棄
網文市場因此萎縮,行業凋零。
當然了,這些都是在無人干預的情況下會出現的。
但有陸陽在,他不會讓情況惡化到這個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