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想到這個干瘦的老頭也能做工?
這一粥一飯都出自萬歲爺的內帑,怎么能叫他白吃了去?
萬歲爺賞自己飯吃,自己就得處處替萬歲爺著想。
這是中國人很樸素的思想。
所以兩邊其實都沒什么錯。
朱富貴私下表揚了趙阿千,并予以小小獎勵。
同時也親自帶著食物,去看望了殷人老頭。
這個老人叫石頭,除了愛抽旱煙導致牙齒有些烏黑,其他都很健康。
有感于老人志愿為大明崛起而自愿996的精神,朱富貴特批他入職,成為了第301名工人。
兩個當事人都笑嘻嘻,但參與打架的人,尤其是挑頭的就沒這么好運了。
統統被罰了鞭子。
抽了一半,記了一半,等到以后工程不太忙的時候再抽。
否則現在下不來床,吃虧的還是朱大少爺。
與此同時,通過這件事,朱富貴明白了后勤工作的重要性。
一個負責打飯的小人物就能決定不少事情。
小到多吃一塊肉,少吃一塊肉。
大到未來的住房分配、子女入學分班。
這些都不是簡單的可以靠朱富貴多撥物資就能解決的。
古往今來,后勤工作是最容易孳生**的地方。
一旦后勤糜爛,變成前方吃緊,后方緊吃的局面,軍心也就散了。
要一勞永逸地解決這個問題,朱富貴想不到辦法。
只能拾人牙慧,用古今的老辦法,就是組建紀委。
老李的東廠就這樣再次運作起來。
而牛嬸則成為了他的副手。
牛嬸自是不曉得東廠副提督是個什么概念,只聽朱富貴說了說要做的事情,便滿心歡喜的成為了史上第一個女太監。
有老李和牛嬸兩個可靠的重磅人物壓陣,很快后勤工作這一塊便順暢了起來。
……
不過讓朱富貴鬧心的事情還不止這一處。
只有真的做起事情,才會發現問題總是源源不斷出現。
簡易廠房因為本身建造門檻極低,所以成型的速度很快。
但朱富貴對此并不是很滿意。
工人們待遇好,工作熱情也高,但勞動場面太過無序。
張長貴負責指揮工人勞動。
但他顯然還是繼承了太平軍松散的管理模式。
當然,這個松散是和后世的企業相比。
如果比起綠營,甚至是八旗的話,早期的太平軍還是一支軍紀嚴明的強軍。
總之,在朱富貴看來,工人們熱情雖高,做事卻有點像是沒頭蒼蠅,不能令行禁止,整齊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