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阿千點點頭:“不過宰相先生你得小心點,不要把頭伸出去。”
火車進入鳳都市區,其實已經開始減速了。
目前的速度只有30公里每小時了。
但即便如此,俾斯麥如果伸出腦袋與什么異物碰撞,差不多就可以變成刑天了。
別說是俾斯麥這樣的中老年人,就是那些開了掛的阿三,以前掛車的時候,每年都會死上不少人。
那個火車的速度就和現在的“狻猊號”差不多。
俾斯麥點點頭,伸手將窗戶打開。
他已經做好了準備,不過想象中的大都市的味道卻并沒有傳來。
俾斯麥皺皺眉頭,對著窗戶再次猛力一吸,卻依然沒有聞到糞便的臭味。
這味道不對啊!
柏林、巴黎、倫敦,世界上的大都市他哪里沒去過。
因為人口密度高度集中,人類的排泄物、大型畜力的排泄物,還有各種工業和生活污水匯聚成為濃烈刺鼻的氣味,這才是大都市的標志吧?
由于鐵路兩旁栽種了大量的防噪樹木,俾斯麥只能隱隱約約看到遠處的高樓大廈,卻無法看清路面上清一色的汽車和腳踏車。
畜力在大明當然依舊是重要的工農業動力補充。
比如之前從法蘭西軍隊中俘獲的夏爾重型挽馬就被拿來研究繁育大明的重型挽馬了。
這些馬可以牽拉火炮,在崎嶇地形有特別的優勢。
而且馬的步寬要比牛小很多,而且夏爾馬挽力也比大部分耕牛大得多。
大明美洲地區是用不上這玩意兒,畢竟梯田可以開,但沒有必要。
不過在日本還是有點用的,大明給日本的定位是特色農場和血汗工廠。
本身就那么點平原都拿去建富某康了,剩下的作物肯定得種到山上去。
故而大明各地的養馬場其實還是有一些的。
甚至在有些城市,騾馬車還是重要的交通工具。
不過在首善之地鳳都,早就已經禁止騾馬車上牌了。
其他大城市,如新滬、新濟等,也在逐步推進這一政策。
所以無論俾斯麥再是如何吸氣,進入他鼻腔的也只能是隨著靠近工業區而越來越濃厚的煤煙味道。
在一陣猛烈的咳嗽中,俾斯麥不得不關上了窗戶。
其實朱富貴還是比較注意環保的,不過由于時代的局限性,先污染再治理幾乎是大明唯一的選擇。
比如說,將工業區放在城市的西北邊就很無奈。
因為每年夏季,鳳都都會刮西風,,屆時必然會有一部分工業尾氣被吹到鳳都上空。
而鳳都的東面是新津、西雅圖大公國,再往東就好死不死的是雷尼爾山脈,形成了一個盆地結構。
也就是說,鳳都的地形其實與北京很類似。
只要繼續發展大工業,鳳都遲早也會和曾經的北京一樣,出現可怕的霧霾。
但朱富貴也不可能不把新鳳工業區放在那個位置。
因為礦場就在那里,工業原料就在那里。
而且鳳都現在這九十萬人口大部分都是壯勞力,他們需要大量的工作崗位。
發展工業無疑是最好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