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烈如左宗棠,捧著圣旨,看著碼頭上如山的物資也忍不住老淚縱橫,彩虹屁亂放。
不過在看過《大明律·烈士撫恤辦法》上的具體金額之后,左宗棠當場倒吸一口冷氣,連忙決定要把這些大明專家當活祖宗供起來。
·
其實大明這些物資,說白了也就價值5億人民幣而已。
按照250比1的匯率計算,折合大明銀幣200萬元,或白銀135萬兩,或英鎊50萬元。
這點錢還沒之前大明趁著南方政府債務危機導致信用破產時,拿出來救市順便收割優質資產的本金多。
只是因為后世的工業品,以及大明的農產品實在太便宜了,以至于讓左宗棠以為朱富貴至少拿出了四五千萬兩銀子來幫自己。
所以他那句“萬歲圣明,謝主隆恩”喊得特別心甘情愿。
錢是能買到真心的。
如果買不到,這說明用錯了方向,或者對方根本不是人。
惠楚辦花了小錢,買了老左的真心,富貴大帝非常欣慰。
·
五萬南楚軍、三千湘軍,以及瑟瑟發抖的兩百銘字營淮軍,還有一百多關寧鐵駱駝猶太摩托兵,在武昌一共逗留了十天,進行整編。
這段時間里,他們一邊學習新裝備的用法,一邊彈著舌頭學習俄語口令。
最后,趙喜柱用漢陽和漢口兩鎮作為考試科目,測驗南楚軍對于明利堅裝備的掌握程度。
這兩場仗大明的教官們給了不及格的分數。
這也很正常,如果拿上新裝備就能成為強軍,淮軍未來在朝鮮和遼東也不會被日本人打得那么慘了。
當然,不及格不是說南楚軍的戰損比很難看,相反,這兩場戰爭中滿清軍隊幾乎都是一觸即潰,沒有帶來一絲絲驚喜。
不是南楚軍不優秀,他們在舊式軍隊中已經足夠優秀,奈何教官們可是大明皇家陸軍中的精銳……
“太弱了,紀律性也太差了,你們這么打,豈不是要和法國軍隊打出2換1,甚至3換1的戰損比?”
“一漢當五胡,你們打不了十個,起碼也得打五個吧?”
“居然連1對1都打不過洋人!”
“累了,毀滅吧,真雞兒丟人!”
面對教官們的牢騷,南楚軍將校們面面相覷。
如果兩個人能換掉一個洋兵,放在大清國,無論是僧格林沁還是林則徐大人都要從棺材板里笑醒吧?
再者說,你們丫是拿洋人皇帝的近衛精銳折算的吧?
咱只能見到地痞流氓組建的常勝軍、洋槍隊,要不是一堆阿三冒充的英吉利洋兵……
若是咱都能和洋人皇帝的御前侍衛一換一了,咱還不把上海、寧波租借的洋人給全都鯊了啊!
對于大明教官們的凡爾賽行為,南楚將校敢怒不敢言。
君不見左帥一把年紀了,還虛懷若谷地向教官們請教炮兵算學嗎?
自己還能怎么抱怨?
再說……
吃人嘴軟,拿人手短啊……
帶著學渣對學霸深深的怨念,他們也只好硬著頭皮在后面的戰爭中邊戰斗,邊學習。
左帥已經說了,等平定俄亂,將派一批積極分子去鳳都進修……
很多人都意識到了,這很可能是一個一步登天的機會。
連將官們不敢抱怨,小兵們就更不抱怨了。
每天大碗泡面吃著,大瓶辣椒油兌著,香煙檳榔管夠,這日子,就是讓這些湖南仔去打南天門他們都干哪!
8月8日,武昌、漢陽、漢口三鎮正式宣告光復。
三鎮正式合并為大明武漢府,作為南楚軍西征的大本營。
出于人道主義考慮,以及勞力短缺的實際情況,漢陽和漢口實行留辮不留鞭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