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利用《大明時報》、《皇家地理》等開源情報研究國際大勢,以便能早日找到一塊可以復制左宗棠經驗的土地。
江南不是久居之地,去外海封王才是正路。
李鴻章經過逆子的點撥,已經大徹大悟。
所以郭嵩燾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再幫清朝去出使。
相反,和李鴻章斗了一輩子,把郭嵩燾罵成通洋漢奸的李鴻藻,這一次卻臨危受命,擔任起了去教化洋人的重擔。
他的級別可比郭嵩燾高多了,是和李鴻章一個級別的大員。
所以李鴻藻出訪西洋,是堪比1896年李鴻章出訪的極高規格了。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因為歷史上,郭嵩燾去歐洲,主要是因為“滇案”。
簡單來說,就是云南百姓打死了一個企圖在中緬邊境非法測繪,探查道路的英國公使翻譯,從而引起的友邦驚詫。
李鴻章與威妥瑪在山東煙臺簽訂中英《煙臺條約》。
清政府將“兇犯”正法,并開埠賠款之后,派郭嵩燾去向英國人道歉。
而這一次,除了不知道哪兒蹦出來的偽突搞事情,最主要的是,清廷也要去向英國人賠罪,順便嘗試一下連洋制明的新方案。
這次清廷要賠的罪可比“滇案”中死的一個公使翻譯要大的多。
這一次,英國公使死了一個參贊,二十多個武官,死的比朱富貴在天津殺頭的還多。
這當然不是因為杏貞支棱起來,襲擊了英國公使館,而是一場意外。
至少清廷以為是意外。
那是去年的事情了。
兩年多前的杏貞三十大壽上,英國公使阿禮國被粘桿處獻上的羅馬酒具深深震撼,認定在中國某處應該有當年羅馬遠征軍留下的遺址,
根據他的研究,認為這處遺址應該在甘肅某處。
于是,在去年胡亂之前,他讓自己的心腹,英國駐華公使館參贊赫伯特秘密組織了一支兩百多人的考(掠)古(奪)隊,前往絲綢之路古道探索。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他們將會提前30年發現敦煌莫高窟,解開塵封一千多年的寶藏。
那么他們雖然沒有找到羅馬人的寶藏,也會大賺一筆。
甚至他們還有可能就把敦煌壁畫指認為羅馬風格的作品也不一定。
但意外終究還是發生了。
朱富貴派錦衣衛秘密保護的文化古跡可不僅僅是兵馬俑和安陽殷墟。
一些發現年代近,發現難度低的文化遺跡,都是駐守有錦衣衛的小規模分隊的。
在莫高窟,便有一支10人的作戰小旗。
二十多個英國大兵,外加幾十個印度士兵,若是正面沖突,對于10個錦衣衛來說確實十分兇險。
但在風沙漫天的敦煌荒野,以有心算無心,錦衣衛北鎮撫司特戰隊的小伙子們有一百種方法玩死他們。
最終,苦等了一年多依然杳無音訊之后,阿禮國知道自己的盜竊隊伍怕不是已經尸沉沙海了。
為了掩蓋自己公器私用,并造成財產和人員損失的事實,阿禮國先發制人,惡人先告狀地指責滿清政府,因為沒有妥善處理好天津教案,導致中國人對于外賓的仇恨情緒加大。
這是自己外出郊游的同事遇到襲擊的最直接原因。
阿禮國賄賂了國會議員,通過了對清政府戰爭的威脅和最后通牒。
因此這一次,滿清不得不派出一位有分量的高官,前往倫敦進行商談。
杏貞給出的口諭是,盡量不賠銀子。
朝廷實在沒銀子了。
割地的話,長江以南,五嶺以北,外加朝鮮、越南,隨便英國人割。
首推江寧,英國人想要的話,可以打包安徽。
前一秒還高喊著雪域高原寸土不讓的我大清,瞬間便變得無比大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