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丘吉爾無奈只能把這個腦子缺筋的傻兒子帶在身邊。
“父親,我不喜歡北京這糟糕的天氣,這里太冷了,房子低矮破爛,空氣里都是馬糞的味道……”
“尤其是那些韃靼人,骯臟、猥瑣,發育不良,腦袋后面的辮子丑陋可笑!”
“你看哪,咱們周圍那些韃靼士兵,他們真的能夠作戰嗎?要不是太瘦,就是太胖,連站都站不直,他們根本沒有訓練過吧?”
兒子在身邊喋喋不休地嘮叨著,一點都沒有去見一國皇帝的緊張。
“你給我閉嘴,混球!”
老丘吉爾忍不住用文明棍狠狠地戳了一下兒子的屁股,“如果你再啰嗦,我就把你和你哥哥一樣,丟去愛爾蘭總督那邊去種土豆!”
罵完兒子,老丘吉爾看了看周圍那些松松垮垮,沒有精神,仿佛提線木偶一般呆板的中國人,腦海中忍不住浮現起了半年前經歷的點點滴滴。
同樣都是中國人,在大明,他看到的是一群朝氣蓬勃,從眼神中都能讀出野心的中國人。
那里有風格迥異,但是高大氣派的東方建筑,用各種各樣昂貴的電燈進行裝飾。
比倫敦更加筆直,更加寬闊的馬路,上面沒有馬車,而是一輛又一輛的,性能卓越的汽車,還有數量龐大的自行車。
人們富足,健康,受過簡單但是良好的教育,在商場、飯店里毫不遲疑消費著各種商品。
那些被稱為“漂亮時裝男孩”的準軍事人員,平均身高接近歐洲人,眼神銳利,執法兇狠,令行禁止。
更別說,包括那令自己震撼到反向抽煙的飛天摩托表演,和其他層出不窮的軍民兩用設備了。
如今明國的人口只有四千多萬,比英國本土的人口略微多一些。
要是哪一天,四億,乃至五億中國人都變成了那個樣子,世界會變成怎樣的情景?
一時間,老丘吉爾感覺骨子里都有些發冷。
明國有沒有能力將數億中國人都變成那個樣子,老丘吉爾不知道。
但他知道,大英帝國是絕對沒有辦法將帝國全境五六億人口轉變成“英國人”的。
那些伊朗人、印度人怎么可能像英國紳士一樣生活?
更別說蘇丹、喀麥隆、岡比亞的那些黑人……
那些家伙算人嗎?
用他孫子的話來說:
“痛恨那些有著“斜眼和豬尾巴”的人。”
“為什么要為盎格魯撒克遜的優越性而道歉,我們是優越的,我們有共同的遺產,這些遺產在英國幾百年來已經形成,并且已經被我們的憲法完善了。”
“普什圖人要認識到不列顛民族是比他們更加高等的。反對者應立即殺掉,毫不留情。”
總之,在老丘吉爾看來,盎格魯撒克遜的優越性是天賦的,是不可能被更改的。
就連近在咫尺的愛爾蘭人都不被視為同胞,大英帝國怎么可能將那五六億牲畜進行轉變?
這不僅僅是他的看法,也是女皇的看法。
甚至,在女皇陛下看來,窮人最好也劃出“英國人”的群體,這樣就更美妙了。
但如今,老丘吉爾感到了危機。
一股被稱為“黃禍”的危機。
為了擺脫這股危機,他才會接手女皇的委派來到這座骯臟的東方古都。